![]() |
学生扶老被讹 学校该不该埋单?
2013年12月30日07:0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赵珊
插图 李庆琦 □记者 赵珊 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 12月26日,本报报道,郑州有10名老人圣诞节手举纸牌,向路人呐喊——年轻人大胆扶,摔倒老人不会讹诈你;老年人请自尊,别贪图小钱丧人格! 其实,绝大多数老人是善良的,他不会讹你,而大多数人也是愿意去帮忙的。 这不,即便是在“风口浪尖”,12月21日,青岛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摔倒后,路过的三名初中生毫不犹豫伸援手…… 学生伸手,大家没觉得意外,而学生所在超银中学的“表态”,却引来舆论哗然。学校表示,如果学生因为做好事被讹上,学校将会帮着打官司;输了官司,学校还会帮赔钱。 随后,细心网友发现,超银学校的这一“说法”,正是模仿了两年前爆红网络的北大“撑腰体”。 2011年11月,一条相当硬气的微博——北大“撑腰体”问世。“撑腰体”缘起北大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一段关于救助倒地老人的讲话:看到老人摔倒,是北大人,你就去扶。要是被讹,北大法律系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如果败诉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 两年后,再看到“超银”版的“撑腰体”后,除了感动,多了份冷静、理智:“扶起摔倒老人”本无需犹豫的事,现在却需要这么高的道德成本,需要北大全体校友“护航”,这本身已不太正常,现在一个“小小”中学贸然加入,是否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功能? 学生帮扶老人被讹,学校该不该埋单?学生、家长、老师、校方,以及法学和教育学专家,他们又如何看待这件“从善意出发,却又似乎缺乏理性”的事情? 【学生】 学校为学生撑腰,学生也力挺学校 学校如此为学生“撑腰”,学生们怎么看? “当然是力挺学校了。”对于记者的采访,下晚自习后的高一学生小政,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 小政在郑州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他说,两天前,他和同学们也看到了这条新闻。当时大家心头一热,觉得“敢做好事了”。 不过,小政随后表示:“以后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先考虑一下,并在多人证明的情况下再伸手帮助,以免被误会。” “那学校要是把过多的精力和财力用到打官司上,会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功能呢?”考虑到小政已是一名高中生,记者对他的提问也带着一定的“深度”。 “付出精力是一定的,但是这件事关系到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的名誉。学校这样做,不仅是给学生们上了一课,还会对学生们以后做好事起到鼓舞作用。”小政肯定地说。 【家长】 雾霾天,你戴上口罩就安全了吗? 相对于学生的“血气方刚”,家长的考虑则更谨慎和理智。 “帮助是应该的,但孩子也是未成年人,对孩子来说,安全第一,其次,才是帮助别人。”王刚的孩子今年10岁。他说,自己不鼓励孩子去救助老人,但是帮忙是绝对需要的,比如,向身边的大人求助,用电话拨打120等。 王刚说,谨慎并不是无情,曾经发生过小孩子去帮扶老人,被车撞伤甚至撞死的事。同时,很多老人是因为心脏病等问题摔倒的,或者直接摔成骨折,这些都不适合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孩子去救助。 对帮扶老人的问题,妈妈夏岚则从更深的层次考虑。“雾霾天气,你戴上口罩就安全了吗?”夏岚的反问发人深思。 她说,在台湾,有人这样问过,台湾的老人说,为什么讹人,我们都有医保,连感冒这样的小病,医保都全包…… “这是制度不完善之过,我们寻求解决的是表面问题,本质问题不解决,这样的鼓励难免哗众取宠。”夏岚说,如果有学生问,个别老人为什么会变恶?那么,该怎么回答。是什么让老人变恶,这才是社会该反思的。而政府应该用制度和规则去约束人性之恶。 在夏岚的家里,对这个问题也有过讨论,她告诉儿子,不要一个人去搀扶摔倒的老人,可以打120,可以帮老人向身边的人求助。她还告诉儿子,老人很可怜,因为看不起病的自保之举。 “教孩子心存善念才会有爱。”夏岚说。 责任编辑:杨若琛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