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不清的考试,说不完的备考。在中国学生名目繁多的考试列表上,头号劲敌非英语莫属。网友笑说“大学四年,不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败倒在四六级下。”从小到大,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在“千锤百炼”中,有人“凛然成钢”,有人“黯然成灰”。虽然素质教育是当今主流,但知识始终重要,考试还在进行。只要考试不取消,备考依然很重要;只要考试不取消,分数仍是“硬指标”。
高分不是万能的,但低分是万万不能的。这些关于考试经验的文章,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众多考试成功者那里,受到一些启发,少走一些弯路,让自己能摆脱“学海无涯”的茫然,达到“书山有路”的明朗。要知道,一次重大考试的胜利,对未来的意义实在是无法估量的。在别人并不了解你的时候,分数往往是最强力的“说客”。
【优秀学员小档案】
赵敏 女
武汉新东方学校高三特训班学员
高考考试成绩656分 英语高考成绩132分 考取清华大学
获武汉新东方学校优秀学员奖学金
高考总分656?英语132?清华大学?把如此令人羡慕的成绩和眼前的这位女孩联系起来似乎一点也不困难,但在她的心里,这似乎还不是最让她自己满意的水平。面对别人的赞叹,她谦虚地摆摆手:“其实我很笨的,班上比我优秀的同学有很多呢!”
她叫赵敏,毕业于武汉外国语学校,现在就读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询问到她的英语学习方法,她侃侃而谈,毫不保留,记者恍然,原来是好习惯成就了她的梦想。

清华园邂逅赵敏
善于思考,勤于提问
古人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问与学,始终相辅而行。赵敏是一个很勤奋的孩子,她觉得自己不属于天生聪明的幸运儿,因此宁愿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她从来不会不懂装懂,也不会轻易放掉一个不理解的地方。她总是班上最喜欢问问题的学生之一,也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之一。
“提问是对自己负责,问老师问题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答案那么简单,还会学到其他很多东西,比如一个问题代表着一种英语思维方式,弄清楚一点,就会融会贯通。”
整理错题,不断提高
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块石头摔上两跤。赵敏一直很得意自己整个初中和高中都坚持做错题整理,这些小错误就像一条巨船的补丁,正是这些补丁,让她的船平稳前行,带她驶向了成功的彼岸。
她喜欢把做过的错题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收集起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识,在空隙时间时常翻看,尤其在考试之前,错题一定会被她好好温习一遍,遇到类似的题再也不会麻痹大意了,而且随着时间渐进,错题越来越少,英语水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坚持背诵,存储知识
赵敏还有一项引以为豪的“独门秘诀”——背诵。高中三年间,她背完了《看听学》一至三册,对《新概念英语》一到三册的课文内容也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新概念是很经典的教材,里面的文章虽然短小,知识含量却很高,我常常一边听MP3,一边跟着背诵,这样既学到了地道的口语,也掌握了精彩的句子,在作文中还可以用到。
今年,赵敏还在新东方报了新概念四册,她准备把这本书也背下来。
积累词汇,自主创新
词汇是令赵敏心虚的一部分,在考试中常常因为词汇量不够,她的单选题几乎可以做错一半。针对自己的弱项,赵敏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背。单词路上,哪有捷径呢?
高考中,赵敏的作文部分做得很不错。她说,自己平时练习较多,但并不是完全遵照老师交给的方法,因为自己背书较多,脑袋里已有丰富的句子,然后通过仿写,挑选最准确的词汇和短语,文章就很出彩了。
她喜欢托福听力,又乐于拿四、六级阅读来练习,总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她参加了武汉新东方的高三特训,对新东方的教学方式赞不绝口;她总是在考试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考试像中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她也总是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了一遍又一遍,“笨鸟先飞”……
好习惯,益终生。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莫不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在踌躇高考的学子,现在是否若有所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