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老师的批评,赵普觉得非常委屈,回到宿舍后一度默默流泪。但他转念一想,李老师的话的确在理呀,自己到北京不是来打零工谋生,而是来学真本领,来实现梦想的,怎么能主次颠倒呢?于是,他放弃了一两项兼职,集中精力听课,业余时间就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以充实头脑。
而李老师后来得知赵普是在一边上学一边挣学费后,深受感动,主动到学院为赵普争取了一个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样赵普每月都能拿到450元的助学工资。
千方百计争取机会
转眼半年的学习过去了,1996年底,学院开始鼓励干修班的学生实习,但因为干修班学生属于成人教育,因此他们的实习单位和将来的工作都完全要靠自己去找。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毕业后接收自己的实习单位,赵普通过114台查询各个电视台的电话,并且一家一家地询问:“我是北广播音系的学生,你们那儿能接收我去实习吗?”
通过查询,赵普意外地获悉北京电视台正在招聘节目主持人。他立马带上自己的资料跑去应聘。北京电视台的领导看了他的资料和临场表现后,最终同意给他3个月的试用期。
为了尽早展现个人的主持才能,赵普进台第三天,就主动请缨出镜,但台里只是让他配音,或是跟着台里的正式职员到演播室看他们出镜。赵普心想:这样长期坐冷板凳,哪里能通过展示自己才能从而留下来?必须去寻找机会!当时春节将近,台里一片忙碌景象。赵普觉得越忙越可能出现缺人的情况,他便打电话告诉母亲,他春节不回家了……从广院到位于西三环外的北京电视台,每天仅是来回往返就需要四五个小时,赵普深恐在这段时间失去机会,就索性买了一张简易床放在办公桌下面,把电视台当成家来守候。那些天,他没日没夜地守在录播室,遇到同事们出镜,他就一个声调、一个表情、一段串词细细地进行揣摩。录制节目的空闲,他则捧着有关主持人专业书籍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