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博士生替父母扫街”谨防另一种倾向

2017年08月25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29岁的小钱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父母为了他读书就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省吃俭用很辛苦。小钱暑期早上帮父母扫马路,减轻他们劳累。有人感动点赞,也有人认为父母太辛苦、当事人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负担。

  读书的孩子,暑假为清洁工父母扫马路——这大概是再正常不过的凡俗小事。但,因为有个“同济博士”的标签,一切赞美与诋毁便显得顺理成章又意味深长。

  说感动,大概是因为仰视了“同济博士”的精英身份,觉得“扫天下”的双手,怎么能握起扫马路的扫帚呢?有时间看看书、做点科研,好像价值更大些。说诋毁,大概是因为俯视了“博士生”在市场上市侩的性价比,于是认为“父母劳累了一辈子,到现在这人还赖在学校不走”,不是工作恐惧症就是不知道分担家庭负担。这样一想,扫马路亦非良心之举。

  博士生也好、高级干部也罢,在家庭关系中,总要扮演为人子女的角色。父母是清洁工,则陪其上马路;父母是农民,则陪其下农田……这应该是最温暖又最走心的“陪伴”。“博士生替父母扫街”之所以撩人眼球,无非是舆论传播的标签思维所致。

  值得警惕的是,在公众谈论博士生该不该、对不对的同时,已然对清洁工这个职业戴上了歧视性的有色眼镜。试问,如果扫马路真是有尊严而有荣光的公共职业,“博士生”的身份还会与之形成话题上的断裂感吗?说得更直白一些,因为你觉得清洁工是低下的、是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因此,博士生子女抡起扫帚的同时,才有了心理上的“难度系数”与围观的“惊诧程度”。可问题是,今天的清洁工,为何还是个需要被悲悯的职业选择呢?

  一屋不扫,天下难扫。城市也好,家庭也好,保洁并不是个低下的工作。我们在褒扬博士生孝亲敬老的同时,亦该让清洁工这个职业享有基本的职业尊严。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