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青年筑梦的“活教材”

2017年10月30日15:10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用真实的细节、详实的案例、朴实的语言,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七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活教材”,有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激励高校干部淬炼党性的鲜活教材

  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很快就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能一直拼命干,付出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从来不“撒尖儿”。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说:“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党的理想信念的高度指引下,青年习近平在艰难环境中毅然选择了前行的道路,适应了艰苦条件的环境转变,实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信念追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打造“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队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师队伍。带头自觉当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高校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者,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

   鼓励高校干部办学治校的生动范本

  无论是在下地劳动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青年习近平用七年时间,扎根中国基层,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人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正如知青专干曹谷溪所说,“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梁家河的乡亲们这样评价:“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习青年习近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引导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培养优良的执教品德和职业操守,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努力做到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基础;坚持不懈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形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建成社会安定团结的基地;坚持不懈地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做到传承优势、管理有方、风清气正。

   勉励高校干部爱校爱生的工作指南

  习近平曾自述:“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知青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在亲历者看来,“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青年习近平从思想和感情深处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同甘共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赤诚之心。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习青年习近平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引导教师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努力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磨砺高校干部修养学养的百科全书

  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知青石春阳说:“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刘金莲说:“近平常抱着砖头厚的书,一看就是大半夜。每天早上,我看见他两个鼻孔全部是黑的。”青年习近平研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了大量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以及历史著作、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青年习近平不断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坚持学思结合、学干结合,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将学习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正是勤奋好学的力量,才成就了陕北梁家河窑洞油灯下七年苦读的兴国之光。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习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心得运用到决策和工作实践,始终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战略方针,紧密联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学校的中心工作、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强化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科学决策和办学治校水平,提高驾驭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形成深入学习、调查研究、推进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巨大力量。

   砥砺高校干部意志品格的试金石

  习近平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咱一般的老百姓都吃不了这苦!”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知青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青年习近平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忧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奋发有为,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检验自身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在青年习近平的带领下,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习青年习近平敢于担当的风格气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为榜样,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深入研究事关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问题,团结依靠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干事创业,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所困、帮师生之所需,做到荣誉面前不争功、利益面前不计较、困难面前不躲闪、责任面前不推卸,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自觉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扎实举措,转化为共促事业发展和让师生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清义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