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家委会竞选堪比选CEO!

2017年11月08日11:24

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这两天,很多老师、家长的朋友圈被上海、杭州个别小学家长委员会竞选的事情刷屏了,这些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不仅学历牛、财富多、社会地位高,有的还多才多艺。

  其实呀,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则进一步明确家委会的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家庭与学校”,对于如何“参与”,《意见》中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 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可见,设立家委会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反映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等,保证学生和家长的利益等。

  之所以上海等地个别学校竞选家委会的事情被网友热议,主要是还是这些鲜亮的简历背后,多了一点攀比的味道,这些攀比行为,又折射出家长怎样的心态呢?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家委会、积极支持家委会的工作呢?

  拼学历、比资源,家委会竞选堪比竞选CEO

  今年浦东某外国语小学2017级4班的家委会选举堪称“武林盟主”挑战赛,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你被“家委会竞选”刷屏了吗?

  “本人××大学学士学位,××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人就职于××集团,任副总经理……”

  “本人在知名外企做HRD,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也有一定资源……”

  谁能想象得到,这些是小学班级家委会竞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简历。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有的爸妈甚至拿出了学生时代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的经历。也是很不容易了!

  目前,浦东某外国语小学校方已作出书面回应,校方称,事件起因是一年级班级选举家委会,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家长自荐和他荐,集体酝酿表决选举的方式产生。校方表示采用选举的方式,是充分尊重家长意见,让家长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校方在书面回应中写道,由于家长对孩子教育十分重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和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所以在自荐时努力展示自己,公布了个人信息,该班级其他家长看到信息进行截屏,发在了自己和朋友组建的群里进行讨论,经过散播产生现在这个状况。

  围观群众表示心很塞

  有网友感慨家委会本是家校沟通的平台咋成了“秀场”:

  @fly是后卫: 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希望多和老师沟通、多参与班级管理,但是这种展示总让人感觉有点炫耀。

  @风行: 孩子健康成长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建立家委会的目的也是为了优化教育环境,现在被个别家长搞的有点变了味儿。

  在评论中也有理智的声音探索现象背后的问题:

  @tyh2020: 其实都是攀比心理在作怪。没孩子前比谁婚礼豪华,比房子谁大,比车子谁贵。有了孩子,比谁保姆请得贵,比学区谁好,比谁报的辅导班多,比谁的孩子考得好,说到底,都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要竞选家委会?且慢,先要解锁“家委会”正确打开方式

  要问家长们为何要加入家委会?多数家长肯定会给出同样的答案——为了孩子,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学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个别家长的心里,却对“家委会”有了误解。“进入家委会,更具有话语权,和老师走得也近,自然能让孩子多受些关照。”家长王女士说出了很多竞选家长的心声。

  (《虎妈猫爸》剧照)

  家长在这种焦虑中惶惶不安,不做点什么仿佛就会落后,过去是孩子取得佳绩、获得荣誉父母脸上有光,但现在只比孩子似乎已经不够了,父母自身的硬件软件也要过关。动辄出现的“博士”“留学”“高管”等字眼其实就是以一种更缓和更委婉的方式昭示父母的社会资源、标榜家庭的财力基础,父母觉得只有这么做了,才能让孩子有面子。

  老师说,竞选家委会主要还是看“态度”

  老师说:孩子不会因家委会被特别优待

  有学校老师坦言,选取家委会成员并非看家长是否“高富帅”,关键是看有没有服务学校和班级的态度。

  海口市一中孙老师表示,“我们班有个家长之前一直热心班级工作,后来加入家委会,工作也一直很认真负责。有一天他孩子犯了错误,我便公开批评了这孩子,没想到,这位家长竟然对我有意见。她认为,自己为班级付出了很多,我就理所应当对她孩子特别照顾。”孙老师说家委会成员确实为班级工作付出很多,他们的辛苦老师很是感激,“但是这不等于老师就要偏袒他们的孩子,希望家长能明白。”

  家长说:家委会委员需要身心付出

  其实,现在很多班级家长中确实藏龙卧虎,参加班级管理、帮助学校及时化解矛盾、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家长也是责无旁贷,陈女士在某小学当了六年家委,现在孩子升初一“每年都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家委去筹备,教师节、元旦、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此外还有偶尔的大型班级活动。”陈小姐在家委会里负责班级的财务,她表示家委会不是一般家长认为的“收钱会”,每一笔钱的支出都有明确的账目。

  杨女士的孩子在农垦三小读二年级,对于家委会家长的付出,她看在眼里。“低年级的孩子事情比较多,家委会的工作又多又细,他们是真正在为孩子们服务,也为老师们分担。”杨女士说,即便家委会成员的孩子得到老师多一些关照也可以理解。

  除了加入家委会,家长还能为孩子做这些

  家长们积极参加家委会的心情值得鼓励,这种行为也值得提倡,中教君的同学中,就有好几位是家委会成员,在聊起班级工作时,这些同学都说,虽然每次参加家委会的工作都需要和工作单位请假,但是觉得还是非常值得,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家长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作为学校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委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同样无法取代。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并持续终生,与其将精力放到如何攀比上,不如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放到孩子身上,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体现学校民主、彰显家长自信,这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有人说,推进家长委员会民主选举,是不容易的,这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家长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竞选,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另外,家长们在竞选过程中,如果表现的有自信、有热情,也是对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集体意识的一次言传身教,没有内在自信的家长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真正优秀的父母更应该有自信的底气,教给孩子如何变得优秀远比攀比有意义得多。

  对外攀比不如对内做好家庭教育

  孩子在长期与父母的交往中,智力的优劣与长短都会较为充分的表现,现实情况似乎是很多家长对自己参与其中的家庭教育并不了解,除了给孩子报班、督促孩子写作业外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或要求过分严格,与学校的教育思想不统一,起了反作用。

  所以说呀,家长不如多花些心力去学习下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让自家孩子赢在家庭教育上。比如,多看看中教君给大家推的文章就不错。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住最好的房、穿最好的衣服、受最好的教育,甚至请最好的阿姨。可再优越的外在条件都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

  陪伴绝不仅是为了孩子开心。我们从小就在和父母的亲密身体接触中获得安全感与爱的认知,稍长大些我们又会在与父母的交流中认识这个世界、并学会与这个世界相处,当我们和父母一起玩耍、阅读、运动时,我们收获了对于亲情需要的满足。

  多拿出一点时间陪伴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编辑:王佳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