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教育人人受益——管城区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2017年11月16日14:31

来源:大河网

外国语小学大门

  外国语小学大门

  大河网讯 “哪也不去了,就在这里上了。以后再也不想让孩子进市里上学的事了,你看俺们小区对面的学校建的多漂亮,听说教育局给这所学校选派好多名师。你说我们还跑那么远干啥?”这是大河网在采访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均衡化发展成果时,一位郊区市民面对记者说出的心里话。

  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管城区,一座座高标准的现代化校园遍布全域;一台台最前沿的教学设备应用在教学一线;一批批名师、骨干教师每天耕耘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管城沃土;一场场丰富精彩的活动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

新建的春晓小学

  新建的春晓小学

  15亿!全区打造硬件设施均衡

  近几年来,管城区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4.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多所,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新增1000多个教学班,新增学位5万多个。在落实均衡发展进程中,管城区特别对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进行了重点改造,实施了硬件升级。完善了功能室,配备了班班通,添置了仪器设备,开展了各项活动。办学条件的改善,有力地缩小了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硬件设施差距,使教育在均衡、协调、内涵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多措并举,打造管城优质教育

  2016年,管城区区委、区政府创新思路,广开渠道,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了郑州市外国语学校和郑州市回民中学,对管城外国语学校和管城回民中学实施托管,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通、管理同步、发展并行等举措,努力将管城外国语学校和管城回民中学打造成区域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这一措施,一举打破了多年来管城区初中教育薄弱的困局。

  初中教育改革的同时,管城区小学教育的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帮扶结对、学校新老搭配结合、办学风格相近结伴、发展特色相似融合、优势互补合力共进等学校集团化发展逐步成熟。学校与学校之间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沟通合作越来越紧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小,家长们也不再热衷择校,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阳光实验小学主体教学楼

  阳光实验小学主体教学楼

   师资建设,偏薄优先

  师资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支柱,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之本。管城区从学校的“领头羊”抓起,制定了城乡教育领导干部资源一体化制度。几年来,先后从城区选拔9名校长到偏远地区的南曹乡和十八里河镇的乡村学校任职,这些城区干部的先进教育教学,改变了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的现状,提升了师生们整体的素质水平。

  为了加快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管城区下大力气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改善农村教师结构,“十二五”期间,公开招聘教师600多名,80%分配到农村任教,有效提升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

  2017年,管城区加大教师招新力度,共招聘新教师近249名;在教师均衡配置和优秀师资管理方面,做到了对农村优先,对薄弱学校倾斜,通过名校和薄弱学校联盟、名师和青年教师结对等举措,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和谐共进。

  管城区建立了城乡教师沟通、学校联谊机制,通过到农村任教、城乡交流、送课下乡、城乡学校结队手拉手等举措,提升农村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善了农村教师补助机制,对农村教师发放500-700元的补助,在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使大批优秀老师安心在农村任教。

银莺路小学参选照片

  银莺路小学参选照片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为避免学生上学路途远,住宿、就餐困难等问题,管城区逐年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从住宿、就餐、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农村寄宿学生实施特别关爱:通过建设七彩小屋、爱心之家等,对进城务工子女实施特殊关怀,聘请师资、组织志愿者定期为进城务工子女开展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建立特殊儿童教育机制

  投入专项资金,对辅读学校的功能室、康复室进行综合改造,配足配齐教学及康复设备;对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实施高标准单列并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为了进一步为残疾儿童就学提供便利,管城区在国家的号召下,积极探索普通小学融合教育机制,在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开设融合教育试点,更好地为残疾儿童就学提供服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通过近一周的实地采访,管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成果令人赞叹。在这里,每位学生都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每一个校园里,都绽放着孩子们最美的笑容。我们有理想相信,在全体管城人努力下,管城区教育事业的快车正在高速路上平稳、高速行驶。(楚智强)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