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等2017年的课堂热词,你知道吗?

2017年12月29日11:08

来源:中国教师报

  导读

  2017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词”。有全新提出的词语,比如课堂革命等;也有早已存在的词语,只是近年来在解决课堂问题时需要用到,比如学习共同体、批判性思维……我们想通过梳理本年度的几大关键词,以便读者对课堂“热词”进行一番“冷思考”。

  中国教师报记者 崔斌斌 | 整理

  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提出的一个概念。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向勤奋严谨的日本学生突然纷纷逃离学校、逃离学习,佐藤学的研究就是从“逃离学习的儿童”开始的。他解构了传统的日本课堂,又问道于美国、芬兰及意大利等国的学校教育,希望为日本公立教育找到一条出路。

  经过长期研究,佐藤学发现传统教育最缺乏的是“倾听”。课堂上,教师们往往以讲授为主,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基础与观点,很少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不太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今,中国教育也出现了类似当时日本的现象,于是,一些教师跟随佐藤学开启了探索中国课堂教学变革的路径。

  “倾听关系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词语。” 上海市高东中学曹哲晖在《我的三次课堂实践》一文中指出,学生要先学会安静,再学会尊重,最后才是学会倾听。在这个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学习,建立起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小学教师倪蕾与学生约定了一个暗号:向日葵。发言的伙伴好比太阳,其他人都是向日葵,都要朝着太阳,也就是要看着发言的伙伴,认真倾听。

  佐藤学认为,尊重和信任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概念。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建立互相倾听的关系——这不仅仅针对学生,还针对教师。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儿童互相倾听,同时要放慢语调、放低声音,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

  “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思维、情感的走向,才能有教学上的灵动与机智,也才能促使学习真实地发生。”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说。

  在实践领域,学习共同体正引起学校表面上“静悄悄”而实际上却“波涛汹涌”的变革。

  教师如何有效倾听?学情观察员这个“工具”应运而生。学情观察员不是坐在教室后面,而是在学生小组之中。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李磊认为:走近学生,观察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走近学生,感知学生的学习困难;走近学生,相信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从“观教”走向“察学”,这样的课堂观察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把研究视角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黄建初看来,这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进步,更是教育哲学的更新。

  除了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外,还需要教师彻底改变一些教学习惯,时刻克制自己的言行。在《老师,请从自我克制做起》一文中,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教师王绍君指出,教师要克制自己,不干预分组;克制自己,不打扰学生讨论;克制自己,学会收张有度;克制自己,不评价好坏……

  在这种“师退生进”的局面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教师陈冬梅看到了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风景——弱势学生的“逆袭”,这样的风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课堂没有了弱势与强势,这就是佐藤学所说的“保障所有孩子的学习权”。

  在台湾新北市秀山小学教师林文生看来,学习共同体其实是一种从安静到安心再到安定的课堂。安静的课堂很容易理解,安心的课堂则是让弱势学生能够非常安心地说出“我不会”,当面临困难的学生能够勇敢地说出“我不会”,全班同学不仅有所共鸣,并且愿意一起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安心指的是学习者的内心状态,预期可以被全班接纳。可是,温暖的环境是学习的基础,不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结果有一个很简单的指标:弱势学生真的学会了。这时就会从安心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既安心又安定的学习状态。

  佐藤学说:“未来的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

  这样“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中国的许多学校发生。

  课堂革命

  2017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课堂革命”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一论述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那么,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

  “首先要厘清课改的四个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表示,“要清楚为什么革命,往哪儿革命,为谁而革命,该怎么革命”。

  在陈如平看来,课堂革命既要为学生而“革命”,也要为教师而“革命”,还要为学校而“革命”。

  陈如平认为,课堂革命要想改得准、改得稳,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几组重要关系:第一,处理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整体建构与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第三,课堂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持之以恒。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则从课堂本质的角度进行了解答。他在《让“课堂本质”落地》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人为本,这是对课堂本质的回应。

  课堂要以生为本,其实重心不是对教师提什么要求,甚至要求教师从讲台上退下去,而是如何改变学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站立起来。

  教学要以学为本,最重要的不是要求教学要甘于弱势,而是要推动学生的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习扶持起来,只有让学习在课堂中站立起来,教学才能变得有针对性,才能变得有意义。

  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让课堂充满教育的气息,关键之处在于让课堂中的学生活出“人样”来。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是个体的幸福还是集体的荣耀……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宋永成则从整体推进层面给出了建议,他认为,推动“课堂革命”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发挥课改名校和课改示范区域的引领作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变,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大学要积极参与其中,“课堂革命”不仅仅是中小学的事情,而且需要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密切配合,要在大学掀起“课堂革命”,把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课堂,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推动、引领基础教育“课堂革命”的人才。

  那么,一线学校又如何回应课堂的“革命”呢?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提出的“率性教育”,希望学校教育能“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在探寻和实践中又提出了“率性教学”的3个关键词:有根源、有个性、有过程。

  北大培文延安学校教师马金平2016年曾在青海省海东市一个县级高中任职。当时在这所薄弱学校,他们做了几件“大胆”的事情。

  一是改变课堂结构。教室撤掉了讲台,墙壁上多装了两块黑板,学生由排排坐变成一个个小团体,用这样的方式“强迫”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走向展台,让学习成为主体。虽说形式的改变是浅层次的,但对西北偏远的学校而言,这就是“课堂革命”。

  二是改变课程内容。这样一所基础薄弱的学校要想开发课程是比较困难的,学校鼓励有特长的年轻教师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如“电影欣赏与配音”“物理故事与实验”“本土文学欣赏与校园创作”“生活中的化学”等,同时还组建了一些社团……

  这些学校脚踏实地的实践,就是对“课堂革命”最好的回应。

  核心素养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一词迅速火热起来。进入2017年,核心素养如何实现教学转化,这个话题又被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

  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基础教育阶段的“素养时代”来了!当教育的话语体系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时候,必然伴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和创新。

  那么,如何以核心素养引领教学改革?如何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如何将零敲碎打的快餐式教学互动走向基于学生完整成长的核心素养课程?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它使素质教育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认为,从学校课程规划的角度来看,落实核心素养要完成两种设计:一种是学科课程的设计,一种是跨学科课程的设计。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变更,还要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保障。当前的问题化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说起来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培养一个正常的人。”内蒙古卓资山逸夫学校副校长韩鑫说,“比如一个有点自闭的孩子,他通过学校教育能够正常与人沟通,能够熟练表达,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应有之意”。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中学教研室主任毛玉菊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其核心素养一是会生存,二是会生活,三是会创造。会生存就要有生存的能力,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技能,还要善于与人交往;会生活就是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活得幸福;会创造就是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标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据。基层学校究竟是如何做的?

  在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通过构建生命课程体系、文化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学法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课程对应的就是核心素养内容,一个课程系统可以涉及各个学科和各项素养,它是一个综合的育人体系,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指示体系或者能力体系。”李升勇说。

  今年12月初,主题为“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举行。会上,中国教师报发布了“中原共识”,其中指出——

  核心素养不是综合素养、全面素养,而是关键和少数素养。这其中思维力不可缺席。当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都可以促进学生思维重构的时候,我们便找到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核心素养课堂上,学习将成为一种信仰,教师和学生都将成为学习者,成为爱学习的人,会学习的人,具有学习力的人。在学习这件事上,师生是相互悦纳、互为资源的。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灯塔。灯塔的指引常常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偏离教学背后的人。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以坚守“人本立场”为前提的。

  ……

  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未来,还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躬身实践和探索。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已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在这两年的课堂教学领域似乎又逐渐“热”了起来。

  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教师陈兴才看来,这样的现象其实是“似热实冷”。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探讨主要发生在最上层,广大学校和教师真正关注和思考的并不多。

  不太关注、思考,难道就真的不重要吗?如果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会产生哪些影响?“第一大影响是缺乏自主学习和创造新知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尤为关键;第二大影响是判断、决策和行动的非理性,社会上各种虚假、情绪化的现象就是具体表现;第三大影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其实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说。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第一战场在基础教育,在课堂。”董毓强调,批判性思维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尤其是习性,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大学主要加强一些技能方面的训练。但现实情况是,基础教育方面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比大学还少,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本没有有效的衔接和配合。

  “我们既可以设计一节课专门达成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可以只是与其他读写目标(如审美、语言运用、文化理解等)融合在一起有机达成。”陈兴才认为。

  这与江南大学教授吴格明的观点不谋而合。吴格明在《用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素养》一文中指出,中小学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可以开设简单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但更重要的是渗透到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他认为,学科教学的渗透,比直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更有难度。

  基础教育越来越意识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将批判性思维教育真正落地?

  批判性思维离不开质疑。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徐飞的课堂教学先从学生现场提问开始,并逐步探索总结出“质疑—(整合)—共解”教法,让批判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落地。所谓质疑,就是师生(主要是学生)针对课文或其他学习材料中难以理解、相互矛盾、不合常理的地方提出问题;所谓整合,就是师生对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归纳、排序;所谓共解,就是师生基本按照问题整合的结构和顺序进行探究、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余党绪紧紧抓住阅读和写作课这个入口,提出“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即在读写中思辨,在思辨中读写。

  余党绪介绍,“思辨性阅读”实践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内容选择上偏向理性化阅读,阅读态度上强调批判性阅读,阅读过程要具有思辨性。他通过开展杂文阅读与“万字时文”阅读等具体方式,一步步将批判性思维真正落地。

  但现实中,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课堂教学呼唤批判性思维》一文中,山东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校长周远生指出,研究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专家往往不太熟悉真正的中小学教育,而熟悉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对批判性思维了解又不够。所以,培养一支既懂批判性思维又懂中小学教育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真正做好批判性思维教育,对于基层而言,学校要成为坚实的后盾,给一线教师行政、教学、后勤和体制等方面的充分保障;对于顶层而言,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营造一个整体、系统的推进环境。”董毓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培训机构,应该以培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认知和教学法为长期不懈的主要目标。

  课改再反思

  新课改以来,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较大转变。但在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

  河南省南召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尚兴文指出,当前部分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设计不精准。课堂中学习目标的设计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过于碎片化、难以检测、预设过度等;同时,对问题的研究不够。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关注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如果忽视了课堂中学生暴露的问题,也就丢掉了真实学习与深度学习发生的契机;再就是作业设计创意过度……

  分享式教学倡导者任景业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来说明,当下的一部分课堂教学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缺情感;重面子,推责任;重执行,轻质疑;重控制,轻分享;重师为,少“生欲”;重知识体系,轻思维方式; 重学科知识,轻文化建设……他指出,解决方法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即放权给学生,规则来保障。

  课改过程中,前沿技术也是一些学校的选择。在《警惕“技术”的另一面》一文中,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指出,“术”的好与坏,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杜金山认为,当前“术”及设备对课改和学习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为使用了新“术”的课堂就是新课堂;第二,用“术”和设备(或秘诀)替代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出现“跳崖”和“断层”现象;第三,用高阶思维代替低阶思维,带着学生的思维“走捷径”,违背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杜金山呼吁,真正的课改人要警惕“术”的另一面。

  河南省新密市教研室原主任郑冠坤指出了课改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理论不断翻新,概念爆炸泛滥,造成课堂形态不断被颠覆,教师难以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法,课堂效果虚而不实。二是重吸收、轻坚守,重改变、轻演变,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三是无视甚至批判成功者的课改经验,崇尚城市高标准的做法,这使部分课改脱离了实际,缺乏说服力。

  太原师范学院教授阎秋霞表达了自己对课改的忧虑。其一,课改生态令人担忧。乱象丛生、急功近利、炒作包装恰是造成课改面目模糊的原因之一;其二,课改责任意识匮乏。课改事关民族的未来,然而现实中的课改却仅是少数人的信仰和追求。更多的人在观望、怀疑,并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其三,课改应对能力欠缺。即使是80后、90后教师,许多人在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更多是从模仿自己当年的老师开始,因而他们会欠缺应对新课改的能力。

  课改为什么这么难?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教师崔成林在《影响课改的三大错误观念》一文中认为,除了“守旧派”的抵制外,还有“课改派”好心办坏事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大错误观念的传播:一是应试是课改最大的敌人,二是知识多了没有用,三是课改难以落实是因为教师观念落后。

  区域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内蒙古四子王旗教育科技体育局副局长李润和认为,一是没有给课改制定一个分层次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课改人一直在大力宣传课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其中理所当然就应该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在宣传中这方面的具体案例比较少,没有呈现能完全说服别人的数据;二是还要推出一些大城市的课改示范校,从而引领示范课改。以前提供的一些好的课改样本,多数是比较落后地区的案例。这种宣传产生了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一些发达地区教育工作者认为,落后地区搞课改是因为被逼无奈、不改不行,本地的教育状况好,不需要课改。

  在课改过程中,其实还有许多需要反思的问题,如何寻求解决办法,将是课改人下一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王佳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