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面向未来发出邀请函

2018年04月23日11:13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 王启慧)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书院。书院依托光华的学术机构优势,汇聚北大一流的人文社会等多学科资源,肩负起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培养政商领袖,以研究与教育贡献新型全球化的时代使命。

北京大学成立“一带一路”书院

  据介绍,2018年,北京大学将开始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广泛招收具有优秀学业表现、胸怀远大、具有全球视野、敢当精神和强烈使命感,同时具有卓越领导才能或具备领导潜质的中青年人才。未来2-3年,形成每年400-500名学员的培养规模。“一带一路”书院还将系统研究和梳理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商业实践案例,开展跨领域、跨国别的经济和商业研究,通过对大量有各国特色的商学案例进行研究,反哺中国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认为,由光华来发起成立该书院有两大优势:第一是理念上的优势,第二是在聚集人才资源、知识和思想方面的优势。他希望未来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将“一带一路”书院做好。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发言中说:“一带一路”书院是一封面向未来的邀请函,邀请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政商精英一起交流发展理念和经验,破题影响人类社会进化的重大问题,以平等和开放的胸襟一起定义全球化新时代的内涵。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希望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的成立能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他们增加新知识、新本领,以及新的事业发展机会。“一带一路”书院未来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新观念、新思路和新人才上。

  敢为天下先 培养共建“一带一路”的政商人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指出,尽管目前国内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高校和机构有不少,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仍显薄弱,人才培养方面也有所欠缺,尤其是以经济建设急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步子可以迈得更快、更大一些。“未来光华要服务的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维度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的政商人才。” 郑建邦说道。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司长赵艾在发言中谈到:希望北京大学,特别是“一带一路”书院能发扬北大“敢为天下先”的光荣传统,依托雄厚底蕴和丰厚资源,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汇聚北大力量,发挥光华优势,在新时代更好的参与、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对书院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二是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三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四是凝聚社会各方智力资源,定期开展多类型专题讲座或高峰论坛。

  “在经济学领域什么是“新观念”?首先是前提假设的变化。”厉以宁教授则认为流行了200多年的经济人假设已经行不通了。著名经济学家西蒙提出的次优选择理论则启示人们,现实中的人不是经济人,而应该是社会人。现在的创新不仅包括生产要素的重组,还包括信息的重组,要考虑与资本的结合。过去认为年轻人没有资本和经验,也就无法创业,但今天的年轻人跟100年前不一样,只要有好的创意,就能够吸引投资。此外,经济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增长,这个变化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实现。

  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书院正式成立,书院致力于以思想光华推动全球更好地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