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018年05月07日14:12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安红丽)5月5日至7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活动通过展览演示、现场说课、主题交流、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富有创造性、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典型案例。

  本次活动全面反映了各地信息技术应用在深度应用、机制创新、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的进展;充分展现了各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支持跨学科学习等方面的成果;为来自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支持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开发服务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启发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进一步发挥好信息化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教学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快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支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融合应用的理念广泛传播,普遍用、经常用、深度用逐步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常态,逐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展示本区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治理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积极探索。活动期间举办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等主题交流活动。

  例如,浙江省通过“互联网+名师名校”共享优质资源与服务,促进个性化教育实施,构建分层分类的课程资源支撑个性化学习。建成1384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332门义务段拓展课程网络课程和39000余个微课资源。

  安徽省针对4900个教学点,利用“互联网+”创新实施在线课堂这一教学新模式,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在区域上是以乡镇中心校带所属教学点,根据教学点人数,确定一个主讲课堂带1-3个接收课堂,教学点与中心校教学计划统一、课表统一、进度统一,帮助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

  云南利用“互联网+教育”推进“三区三州”的教育扶贫工作。通过1+N互动教学,实现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同时为所辖教学点学生开课,促进区域内教师跨校教学,解决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不足,学校开不出、开不齐课程的问题。实现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老窝镇所有学校开齐、开好音乐和美术课。

  此外,活动还设立专区重点安排创客和STEAM教育的互动体验环节。40余家声誉良好的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现场互动体验、新技术应用推介、新产品应用说明等形式,展示为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开发的产品和服务,展示其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

  据悉,本次活动是继2012年深圳、2015年青岛展示活动之后的第三届,其主要目的是交流2015年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以来,各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承办。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