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道歉咋办?你需要读懂他的“内心戏”

2018年05月29日09:31

来源:现代教育报

  近日,很多人为新闻报道中一个15岁的女孩举动点赞。因为妈妈违章被罚,怒怼交警。目睹整个过程的15岁女儿,专门给执勤交警写了一封道歉信:“对不起,我来代她向您道歉……”

  明辨是非、知书达理的女孩,令很多大人都汗颜。在生活中,很多00后也与之截然相反,自己做错事很少主动承认,更别提替家人认错。

  说出一句道歉为什么这样难呢?记者采访数十位家长,发现有个性、爱耍酷的00后,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会要求别人先向自己道歉。

  他们的口头禅是——“凭什么我要道歉啊,明明是他不对!”和伙伴有纠纷时,总觉得是对方的错,很少主动认错。

  2.口服心不服。

  妈妈训斥得特别生气的时候,孩子会假装妥协。读者蔡女士分享道:“我儿子嘴特别硬,但只要看到快把我气哭了,马上就认错了!效果好坏就是另一回事了。”

  3.心服口不服。

  即使心里觉得错了,嘴里也绝不认错。很多孩子都不会主动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读者张女士无奈地表示,多说几次,儿子就说:“我没说话,也就是道歉了,我在心里说的。”读者刘女士说女儿做错了事会有行为表达,但不会道歉。

  4.谁都不服,除非你能说服我。

  00后很有自己的主见,据理力争,如果你的观点不能说服他,他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我没有错啊,我只是跟你想的不一样。你只是用你认为对的来要求我!”面对爱讲理的儿子,读者孙先生很苦恼,“不能什么事都只听他自己的啊!”

  心理解析

  自我中心和不善表达是成因

  王灵芝(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儿童成长密码》)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冷漠啊,从来不知道体谅心疼我们。”“孩子不知道感恩我们的付出,而且嘴硬,做错了事从不道歉,还常常有理,真能把人气死。”

  经常听到家长们如此抱怨,觉得孩子自我为中心甚至是自私,不会也不愿体谅他人,好像全世界就他对,很难从他嘴里听到服软道歉的声音。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与家庭互动模式有关。如今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过着富足和被过度呵护的生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让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一不顺他意就不开心,也不太会体会他人感受,久而久之就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有什么过错也会认为是别人的不对而与己无关。

  另一方面,也跟孩子的成长节奏有关。一些家长容易以成人的思维模式来要求孩子,没考虑到孩子的生理成长周期。有时,孩子所犯的错误,和他们所处阶段的理解力有关。家长一味按照自己的认知来要求孩子,就会让孩子不服气,不理解和生气,也就容易形成孩子对抗的现象。

  再有,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很多长辈的爱比较深沉,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和沟通,会觉得不好意思。当大人做的欠妥时,不善于向孩子表达歉意,认为孩子不会介意,只要用行动来对他就好。家长没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小没训练好孩子有错及时道歉表达的习惯,所以有些孩子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羞于表达出口。

  “爱”和“错”不善于说出口,对方就不容易直观的接受到信息,及时地说声“对不起”,会让彼此的矛盾更容易化解,也更容易被集体接纳和宽容。

  专家支招

  读懂孩子的心理防御和自尊需求

  陈凤伟(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

  生活中认识自己的确是一件很困难事,有着相对权威的成人姑且这样,孩子就显得更为困难。人在遭遇否定时,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就像身体遇到障碍物要躲避一样的,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

  因为安全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有风险甚至危险的,会打破内心的安全感,甚至还会招致外部的“不安全”后果。所以“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强硬”的反抗,“不知所错”的认错都是在所难免的。

  每一次的冲突如果只看到表面的现象,会和背后的成因有很大“出入”。孩子行为表现背后都有具体化的原因。

  身为家长、师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适合的、必须的引领。要营建良好的环境,既包括心理环境也包括价值观、世界观的精神境界,以及自然、社会相结合的物理环境。

  尊重孩子“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解读他们言行背后的潜在成因,减少他们因为犯错导致的焦虑和维护自尊建立起来的不恰当防护。

  在理解中进行交流,在疏导中进行指导。协助他们找出行为产生的真正“理由”,让他们有机会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确立正常的、规范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行为。

  同时,作为权威的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化、完美化赋予孩子,不要把自己不全面、不客观的意识形态传递给孩子。

  是的,我们无法强求自己做到“完美”,这是不客观的;但是要树立和孩子、社会共成长的意识,这是成人社会的必修课!一位不能共情的家长是不能打动和感染孩子的,一个不能共情的环境也是不能为孩子成长提供积极能源的!

  有同理心孩子更有未来

  董丽燕(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北京市丰台教科院高级教师)

  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家庭文化、学校文化,乃至社会环境,一般都是不鼓励认错的,也许可以说表面上鼓励认错,但在实际行动上,往往对于低头认错的孩子给予的不是谅解,而是穷追猛打。

  面对认错的孩子,有些家长可能就会急冲冲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今后还犯不犯?今后再犯怎么办?然后会历数孩子过去的“斑斑劣迹”,勾起孩子不堪回首的记忆,有的还更要遭受体罚或其他惩罚。

  这就是在告诫孩子,认错后,将会招来心理之痛和皮肉之苦,这就让孩子对认错的后果产生了恐惧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绝不认错,心里即使知道自己错了,嘴上也不认错的行为模式,习惯成自然。

  对于认错的不同态度,除了教养、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与孩子的性格、学识、个人修养有很大关系。有的孩子看问题客观理智,追求完善,恪守成规,通过阅读、思考、受教育,又建立了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能够遇事不受身边其他人的影响,明辨是非,表现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貌。但这毕竟是少数。

  如何引导孩子呢?

  从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方面,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人向善。

  从家庭来说,要建立规则,培养是非观。不能让孩子觉得由于自己的角色、身份而享有“特权”,比如饭桌上先动筷,好吃的先霸占。家长和祖辈要抑制自己对孩子的宠溺之心,培养孩子遵守规则,长幼有序。如此,守规尊长成为常规行为,违规自然就需要道歉了。

  有时,在充满亲情和鸡毛蒜皮琐事的家庭生活中,如果非要较真,其结果往往是,双方都会认为自己有理、错在对方,所以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破碎家庭。这时,需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即使你有理,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对方,处在当时的情境中,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对方这么做可不可以理解?如果对方受了委屈,即使你没错但与你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可不可以先道歉?

  放眼望去,自己没犯错,却能对师长说声“对不起”的,都是有同理心的孩子,他们能够理解对方的处境,切身体会对方的难处,所以会发自内心地道歉抚慰对方。比如上述写道歉信给交警的女孩。

  最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以身作则太重要了。如果你在家里向你的父母认错,孩子也会效仿你认错;如果你得理能够对人礼让三分,并告诉孩子为什么需要让,为什么应该体谅他人,孩子也才能学会这样做。

  认错和道歉说到底是由意识产生的行为,需要长期的示范,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认同,然后内化,最后才产生行为。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王小艾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