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渐变 中国留学生放弃留美选择空间更广阔

2018年07月06日18:14

来源:中国侨网

  据美国《侨报》报道,时代的变迁在几代中国留学生身上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留学生大多在还未进入美国时,就已琢磨着毕业后如何才能够留在美国了;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分两类,一类是干脆不管以后在哪里做事,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为此这类中国学生的专业也五花八门,还有一类中国学生曾是希望留在美国的,可在美国体验了“不自由”之后,也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想法。

  新新留学生专业选择彰显个性

  近日,居于洛杉矶新港市的韩先生家中,来了几位“95后”留学生朋友,这几个年轻的“准留学生”是韩先生国内老友的孩子,即将在8月底在美国高校入学,成为真正的留学生。

  国内的朋友希望韩先生以老一代留学人成功的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好好赐教一下这几位“新新留学生”。然而,短暂相处后,韩先生感慨道:时代是我们的,更是他们的,但终究还是他们的。

  韩先生表示:“我们那个时候的留学生是跟着时代的浪潮向前的一代人,即便在专业选择上也是:优先选择好就业专业去读、去做。对于90年代来美国的理工科学生而言,我当时几乎毫不犹豫地比扎进了IT行业的,在行业出现泡沫之后,才开始思考转行。当时大多数留学生也都和我差不多,沿袭着相同的轨迹,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时代留在我们身上共同的印记。”

  “对于当时我们那一带留学生而言——习得一门技能、挑一些美国人不擅长、不愿意做事情,似乎是华人留美的不二捷径。更是留学生涯结束后,在美顺利找工作、拿签证整个套路中的第一环节。然而,面对专业选择,变化正在这一代留学生身上悄然发生。究竟是中美两国教育及求职前景的变化,不同年代的人对自我规划的不同,这几个孩子选择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在我看来非常冷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新留学人一代的观念更注重自我,选择专业也更加偏重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有的将要准备学习文学史,有一个准备学习心理学,还有一个希望日后学习人类学。”

  新一代学子目标单一:来美只为“求学”

  近日刚刚来到美国,正在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博士生活做准备的90后留学生小关表示:“我即将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学习。”接受采访的时候,小关不仅已经从北京师范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且已经在清华大学作为心理督导和咨询导师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

  她表示:“以我现在的程度来说,进入职场已是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希望在心理学的学术领域或者是在目前鱼龙混杂的咨询方向上,占得一席之地的话,去美国读博士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决定。”

  小关继续说:“我的母亲也是心理学教授,目前在北京的一所高校教学,当年她出国读书的时候,大家似乎都会觉得留在美国是一个不争的选择,然而如果没有顺利地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选择回国的话,那就免不了要被人扣上‘混不下去了’的帽子。所以当年妈妈回国并非是她当时最如愿的选择,的确是苦于求职的困难,感觉在美国一个中国人学习心理学,还一口气读到了博士,想要留在美国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不但不觉得回中国是一个混不下去了的标志,而这正在我的规划之中。来美留学仅仅是整体规划中的一环。目前,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正处于有待整顿和大量淘汰糟粕的环节中,近些年不少对于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程度的讨问频频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中国的咨询行业究竟有多乱?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有哪些区别?什么是评判心理咨询师合格的标准?很多疑问亟待解决,不过有迹可循的是,这些答案一定可以在美国习得。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在心理学领域所已经建立的种种监督、考核制度也一定会在中国的心理学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回国更有“归属感”

  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从新泽西迁徙到湾区的小黄同学表示:“即使我的专业是在留学生中普遍认为最好找工作的IT行业,但是现在的我也并没有在美国‘走天下’的魄力,也没有这样的自由,而是身不由己地在跟着项目在全美范围内被派来派去,完全没有自由可言。”

  这已经是的小黄研究生毕业两年后第三次大迁徙了,刚刚入职的时候是在所有“码农”神往之地——硅谷,半年多过去了,硅谷那家公司的项目结束了,他又被派到了新泽西,现在这边的项目结束了,他又要前往湾区了。然而身处这个最强调自由的国度,却过着自己最不能把控的生活,小黄不得不为自己重新、从长远打算,中国的发展、以及国内生活稳定以及强烈的归属感,让他开始考虑回国。

  小黄说:“当初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这一批毕业生几乎都是‘产业化’地跟这些外包公司签约、交钱、参加培训,然后就按照当初外包公司承诺的帮我们找到工作。以我工作两年的经验来看,不少学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的学生,都是通过这些外包公司找到工作的,而且慢慢我发现,这些公司近乎垄断了全美编程工作中的大量工作,这就更增加了留学生毕业后独立找到工作的难度,事情便开始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了。”(聂达)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