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大赛如何对接紧缺人才培养

2018年07月17日10:20

来源:光明网

“双创”大赛如何对接紧缺人才培养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观察

“双创”大赛如何对接紧缺人才培养

  约2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内场人头攒动,许多展位前,参赛学生或手持易拉宝,或播放幻灯片,向前来采访的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主席台上,主持人频频抛出话题,不时引发台下的笑声、尖叫声。

  一片喧嚣中,记者注意到了埋头翻阅资料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大二学生方鑫汇。临近期末,复习任务繁重,但他还是和两名小伙伴一起组队参赛,并给队伍起了个别致的名字——“explore(探索)”。

  近日,由教育部、商务部、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服创大赛”)在江南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吸引401所院校的5432支队伍报名,其中3072支队伍通过审核进入初赛,同比增幅达139.5%。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类“双创”大赛层出不穷。与其他比赛相比,服创大赛凭借什么特点吸引方鑫汇们前来“探索”?这些特点又如何推动大赛对接人才培养?带着问题,记者展开了采访。

  明确比赛方向,瞄准朝阳产业

  “服务外包”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通俗来说,就是企业将自身业务链条中的非核心部分,交由其他能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来完成,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服务外包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科研带头人邢厚媛曾撰文指出,“2016年1—12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为1472.3亿元,执行额1064.6亿元,分别增长12.45%和10.11%”。同时,“2016年,全国服务外包从业人数增加至856.1万,年新增121.4万,其中,大学学历从业人数年新增79.72万,累计达到551.28万,大学生占比为65.7%”。

  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服务外包一直是高水平人才就业的高地。但在服创大赛专家组成员、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臧权看来,服务外包产业仍存在着较大的人才缺口。

  臧权表示,一方面,在每个行业都强调转型升级的当下,需要更多服务外包人才将IT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相结合,用信息化工具帮助传统实体产业提高生产效率、进行管理升级等;另一方面,服务外包特别强调人才在生产链条上的专业性,高等院校培养的通常是通识人才,进入企业后往往不能马上满足专业性生产的要求。

  正是基于产业快速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2009年,为创新和促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发展,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举办“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第三届起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的建议,获得教育部和商务部的肯定与支持。

  从2010年首届大赛开赛至今,主办方借助大赛平台,推广国际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标准,建立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考核和评估体系,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规范化、规模化,使大赛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同时,大赛也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吸纳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赛累计吸引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柬埔寨立夫大学等1700多所(次)国内外院校的7万余名学生直接或间接参赛,并吸引了约6.3万名高校大学生在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创业方面,大赛创业实践组89.78%的获奖团队成立创业公司并投入实际运营,35.28%的项目获得天使投资,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呼吸”团队与博彦科技合作,共同推进Air-pure可穿戴智能口罩的设计优化和商品化;杭州师范大学小巴学车创业项目获得融资2000万元。

  企业深度参与,命题紧扣市场

  谈及服创大赛与其他“双创”比赛的不同,大赛专家组成员、拓扑区块链大学创始人兼校长康锋表示,服创大赛最大的特点是在赛题设置环节引入了“企业发包”模式。

  据介绍,服创大赛赛题分为企业命题类和创业实践类。其中,创业实践类赛题内容较为宽泛,由参赛者独立构思、开发新技术或产品。“这样的模式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类似。”康锋说。

  为突出服务外包特点,第七届服创大赛在国内竞赛中首创了“发包型赛题”,由企业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发布真实项目需求,在应征的高校项目方案中选择优胜队发放企业奖金。

  方鑫汇所在的团队选择了北京今目标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包赛题——将今目标的互联网工作平台运用在校园场景中。为完成这一赛题,方鑫汇与同伴系统研究了今目标工作平台的整体架构和各项功能,并根据校园生活实际和同学们反馈的问卷调查信息,寻找到学习场景、社团场景、校企联合场景中今目标工作平台能够帮助解决的痛点,完成了平台功能在校园场景下的重新架构。“比如在学习场景中,同学们经常要进行小组协作,使用今目标平台中的‘项目’子功能,就可以实现小组成员和任务的分配,‘任务框’功能可以让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完成进度调整任务的反应速度。”方鑫汇介绍。

  相比于课堂教学,企业命题内容往往更贴近产业现状,一大批以最新IT技术为基础的参赛项目由此产生。

  福州大学“我全都要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特征和求职者自身特征进行画像,帮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实现双向精准匹配;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年级的王子帆,利用自己第二学位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优势,与团队合作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立体视觉技术,为扫地机器人设计更灵敏的避障导航系统;同样来自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信云团队”则将目光投向了时下热度颇高的区块链技术,他们希望在能源领域实现去中心化,让不同企业之间公平协作,该项目以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获得了拓扑区块链大学发放的企业奖金。

  “学生通过做这些项目,能更好地理解企业需求。”臧权说。连续八届担任服创大赛的评委,臧权看着参赛作品从“一看就是学生做的”一步步发展到“实用性越来越强”,他希望比赛过后,有更多学生能够站在企业甚至产业的人才需求角度,去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同时,臧权也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大学生创业如果毫无依托,全凭自己从头到尾去做,成功的概率非常小。而如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托某一种生态,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将生态链条上的一部分工作做到专业,这样的创业成功概率非常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如果全产业是100%的话,科大讯飞可能仅占到0.5%。但这并不影响创业者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公司。”臧权说。

  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实现共赢

  “如果要来北京工作,仅计算租房一项,每个月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这些你都需要考虑。”面对吉首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大二学生许春萍关于求职规划的提问,今目标公司市场部门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加以说明。

  除了创新赛题模式实现的围绕参赛项目的交流外,主办方还在大赛会场为主要参与企业设置了展位,学生有任何疑问都可以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交流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同样重要。“学生还是有非常多的创意,想法也很积极。”今目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看重学生的创意,希望能从学生中得到更多启发,同时也尝试在大赛上选拔适合到公司工作的人才。

  为找到与公司意向相匹配的学生,今目标与部分参赛者建立了网络群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此次大赛中获得今目标青睐的学生,公司将在半年到一年内进行跟踪观察,并邀请他们参与实习,近距离体验职场生活。

  而站在促进学生、学校和企业进一步交流的角度,臧权对大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受所在地域和学生年级的限制,企业很难与参赛学生取得联系并保持长时间沟通,因此会错失一些挖掘人才的机会。他希望大赛能变“活动”为“运营”,建立一种持续、可追踪、企业院校学生能够良好互动的模式。“比如一些学生有很好的点子,可以和金融机构合作获得投资,企业未来帮他去销售,形成知识产权的交易,这就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新的生态。”臧权这样描述对服创大赛未来发展的设想。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7日第4版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