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习租房难:为抢房网络"盲拍"成常态

2018年08月07日16: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岁的最后一天,在天津一所高校读书的魏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这天,她花了7个小时看4处房子,但魏月的第一次北京租房之旅仍以失败告终。

  暑假期间,大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开始实习,第一次与社会“亲密接触”。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37所高校255名有暑期租房经历的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9.02%的受访大学生暑期租房的租期在1个月以下,租期满2个月的占33.33%,10.98%的受访大学生租期超过3个月。在房屋月租金方面,56.86%的受访大学生租金在1000元及以下,1000~3000元之间的占32.94%;30.59%的受访大学生属于异地实习租房。

大学生暑期实习租房难:为抢房网络

  暑期实习“租房真难”

  6月上旬,魏月拿到了北京一家外资企业的实习offer,兴奋之余,问题也随之而来:既然要在北京实习,住房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她迅速加入朋友圈“征房友”大军,很快,她与本学院的一位同学约定成为北京合租室友。

  在身边同学的推荐下,她先后在网站上的租房小组和同城租房群中查询房源信息,然而一些直租交流渠道早已被中介占领,租房虚假信息的传闻也让她一时间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在规模较大、房源充足的中介平台租房。

  为了在实习开始前安顿好异地生活,魏月提前5天来到北京,她想实地看看自己在中介平台上中意的几套房子。然而实地走访几个地方后,她发现房子老旧或是小区环境脏乱,有的不支持短租,魏月只好把它们移出备选名单。

  一天的奔波后,身心俱疲的魏月给合租同学发了一条微信——“租房真难”。

  随着实习入职时间一天天临近,房子依然没有着落,情急之下,魏月决定“赌一把”。她没有再预约实地看房,仅根据中介平台发布的信息,在线抢拍了一个10.8平方米的单间。她和周围的同学将这种方式称之为“盲拍”,即中介平台发布房源在地图上的位置、建成年代、楼房样式、小区环境图等,有租房需求的实习大学生在信息发布瞬间直接租下。

  像魏月这样没实地看房就签订租房协议的人不在少数。辽宁一所高校的学生蔡家奇和她的两位室友在北京合租了一间卧室,“东二环,距离地铁口近,12平方米,我们都很满意。”其实,这不是蔡家奇和室友们的最初选择,她们原本看上了另一套房,在开放可签约之前,3人都设置好了闹钟打算“抢房”,但因为“网页卡了一下,室友多看了眼合同”,她们没能抢到看好的房子。

  由于租房中介平台房源紧张,中介把网购的秒杀功能用到了租房上。一些实习生习惯盯着租房App,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遇到合适的就立刻“盲拍”。根据平台的退订、换租机制,短租客的订金往往无法退还。对于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大学生租客来说,“盲拍”选中的房源如果不满意,也只能将就住下。

  为了省钱,还有一些异地实习生选择了租赁高校宿舍床位。虽然高校规定不允许学生将床位对外转租,但仍然有学生暗地里建立了“寒暑假床位出租微信群”,用于床位出租信息的交流。以北京一所高校为例,一个床位一个月租金在1200-1500元不等,这比同区域的合租房价格便宜了一半。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通过互联网租房平台租到房子的受访大学生占42.35%,27.45%的受访大学生通过熟人推荐租住到房子。在影响租房因素方面,85.1%的受访大学生租房时看重地理位置,看重价格因素的受访大学生占81.18%,看重安全性的受访大学生占69.02%,看重通勤时间的占33.73%。

  租房背后有“陷阱”

  “暑假租房仿佛是为了体验生活的不易。”在大三结束的暑假,浙江一所高校的陈柏然找到了南京一家媒体的实习机会。陈柏然联系的第一家租房中介,向他收取了300元中介费后,给了他3个电话号码,让他自己联系去看房。实地看完3处房后,陈柏然都不太满意,但300元却无法拿回。

  “收据信息不清楚,没有注明中介公司地址。对方着急让我签,我就签了,拿回去仔细一看,才发现收据上写着‘此费不退’。”他说。

  更换中介公司后,客服马上给他推荐了一处房子,他乘坐地铁十几分钟便能到达实习单位,同时房子看上去整洁舒适。想到第二天要上班,陈柏然以月租金1160元签下合同。“当时我觉得和工作人员挺聊得来的,他会针对大学生实习找房问题的痛点和你聊天,不知不觉你就会产生一种信赖感。”他回忆。

  陈柏然本以为租房的“磨难”结束了,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猝不及防。由于看房时不细致,没有注意细节,房子存在的问题在入住之后逐渐暴露。公共区域地板膨胀破损、地漏附近无人清理的陈年污垢、绝缘胶布绕一圈而脱落的墙面插座、空调线路错误而无法使用……与客服联系几十次、报修14次的经历让陈柏然身心俱疲。

  报修中间环节被耽搁、保修保洁工单被任意更改和取消等,与租房App中标榜的“风雨无阻,只怕服务不到位”“太阳也晒不退服务热情”并不相符,这也成了陈柏然诟病的一点。“6月末入住,门禁卡过了一个月才拿到,每个月的服务费、维修费、水燃气费也无法查看,各项服务事项没有细化。”陈柏然表示,自己7月初一大段的投诉内容下,投诉进度还停留着“受理阶段”的字样。

  与陈柏然一样,找到落脚处不意味着就此“安定”。去年暑假,李雨芹来到北京实习,她与学姐在通州区合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租期本来是半年,但刚过两个月,“意外”就发生了。2017年9月9日晚上,她们所在的小区突然停水停电,李雨芹这才知道她们住的楼早已被划为违规建筑。“在这之前就有所耳闻,但房东始终否认。”直到被断水电当晚,大家才意识到尴尬的处境。后来,房东把剩余的租金退还给了租户,但这不足以安慰那十几栋楼里住户们无家可归的心情。

  陈柏然租下房子没多久,他发现自己签约的同时,被捆绑了网络贷款。这意味着他同时与第三方平台签订了贷款合同,时间长短等同于租期,相当于租户从平台贷款,平台一次性把全部租金给租房中介公司,租户则以每月支付租金的方式向平台还贷。

  据他回忆,中介让他手持身份证照了照片,并让他“随便”写一家“稳定”的工作单位,因为中介告诉他“填‘实习’租不了房子”。对方向陈柏然反复保证个人信息不会用于别处,他仍心有余悸:“谁知道呢?万一信息被泄露呢?”

  出租屋里的“陌生人社交”

  与陌生人合租,对于已经习惯跟同学做室友的大学生来说,既有新奇也有尴尬。尽管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们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与朋友合租的受访大学生占69.02%,21.57%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整租房子自己住,9.41%的受访大学生会与陌生人合住。

  魏月觉得“合租房只是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除了早晚洗漱需要与租友分享公共空间以外,早出晚归的工作不会让她有时间过多地与租友打交道,尽管有时她需要忍受陌生人奇怪的生活作息。她自认为自己有“社交恐惧”,在合租过程中会刻意避免与陌生租友碰面。因为担心合租房的卫生间不干净,她宁愿到公司去上厕所。

  结伴租房是一些实习生的选择,在部分大学生看来,几个熟识的同学共同租房既可以省下一笔钱,又在互相照应之中多了一分安全。今年暑假,在北京一家单位实习的1个男生和4个女生选择合租。他们5个人之前便是熟识的好友,共同租下了北京大兴区的一套阁楼公寓,男生住在一楼,女生住在2楼。与异性合租没有让女生们觉得不便,男生不仅承担了逛街拎包的“任务”,更会在晚上有陌生人敲门时给足她们安全感。

  除了每天往返实习单位近4小时的通勤时间,他们觉得“租房生活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公寓附近商场、影院、KTV、小吃街应有尽有,下班后男生还能经常去家旁边的篮球场打打球,家里家具一应俱全,有全自动窗帘、会“唱歌”的智能门锁……闲暇时光,他们会一起吃零食、看电视,周末一起做大餐,他们常说“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在大学生眼中,提供住宿的实习“实在是不可多得”。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杨宏杰加入了一个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和其他入选的224名大学生来到北京实习。他们一同住进位于大兴区的一所学校内的集体宿舍,得以省去不少租房的麻烦,更多了一分集体生活的快乐。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王建鹏表示,当前的实习主要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内容,由各院系与企业联络给学生安排实习,会较为明确地安排住宿问题,且大部分安排在本地;另一种是学校与企业有实习协议的,学校要求企业规定学生住宿如何解决;还有一种是学生选择自己和企业联系,实际上学校不主张学生去参加这样的实习,因为学校无法与企业一一核实情况,从而保障实习的可靠与安全。王建鹏认为,不包住宿是企业行为,但企业应该给与实习生相应的建议,所涉及的安全问题都应该在实习协议中表明清楚,“现在一些大学生不是特别在意实习协议这件事,只觉得拿到一个实习offer就应该赶紧开始实习。这也是现在大学生对法制、安全性考虑不太周全的表现。”王建鹏建议,大学生自己找实习时,需要和企业明确责任关系,签订实习协议,了解企业是否能帮忙安排住宿或联系住宿场地等问题。

  针对大学生实习租房存在的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李文超表示,大学生在租房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第一是要与知根知底、品行端正的人合租;第二是务必通过正当途径租房,挑选手续齐全、治安良好的小区或者公寓;第三是提高安全意识,尽量不要向邻居透露出自己是一个人住的信息。”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