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不是钱砸出来的 孩子教育攀比要不得

2018年08月15日09:42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孩子教育攀比要不得)

  张永生

  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全班只有自己的孩子没出国,纠结之情溢于言表,引发网友讨论。有人说,出国游学现在正成为城里孩子教育的“标配”,眼瞅着周边朋友的孩子都利用暑假到海外游学,自己哪怕拼上小半年工资也得带孩子出趟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小小年纪,有机会到海外多走走看看,开阔一下眼界,增长一点知识,增加一点阅历,对他们的成长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有实力送孩子出国游学自然是好事,一时没实力也不必郁闷焦虑。况且,这种所谓的“标配”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出国游学热”背后不乏商业机构推手,甚至可以说是人为炮制的虚假需求。如果不加以辨析厘清,顺着它们的思路,极可能落入其“套路”,在相互攀比上越走越远,心里的“结”也会越打越多。

  一般而言,当某种东西成为一个符号象征时,人们对其追求往往会“形式大于内容”。孩子出国游学同样如此,一旦将之视为家庭教育实力的一个标签,甚至形成攀比之风,就难免会出现为出国而出国的现象。有的家长抱怨,说起来是带孩子出了趟国,钱成千上万地花,可回头算算,拢共一个星期,除去花在旅途上的时间,真正体验风土人情不过三四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而且,主要的问题还在于:一方面,父母盲目攀比,孩子耳濡目染,很容易跟样学样,养成爱慕虚荣的毛病;另一方面,父母在攀比中大把“烧钱”,必然在孩子学习成绩上要求回报,这不仅会给他们传递焦虑、增加负担,更会助长功利心态。事实上,很多孩子出国游学前对父母是有“承诺”的,如考试要得多少分、要考上哪所学校,至少也是带着任务的,如记日记、写游记等。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最可爱的,同时也是最焦虑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受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优质的教育。这本来无可非议,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或许正是这种对物质条件的过度关注,使得他们常常忧心忡忡,生怕在教育上的投资会输给其他父母,以至每每听到别人家的父母如何如何时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正是对物质投入上的过高期待,使得他们不断强化这样的观念,认为在教育上投资越多收益就越丰厚,总希望通过砸钱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抢跑”。也正是抓住了父母们的这种心理,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各种宣传能够奏效,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也跻身为一种暴利行业,尽管备受质疑依然生意红火、高烧难退。有媒体曝光,海外游学产业鱼龙混杂,存在门槛低、缺标准等一系列问题,毛利率却高达50%,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教育是陶冶人的心灵的过程,教育的成功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供给,更需要充足的精神滋养。换言之,教育不是物质的堆砌,成才更不是钱砸出来的。无论是在不断加码的物质投入中寻找获得感,还是在日益增加的课外培训中寻求安全感,或是在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的攀比中追求优越感,归根到底都偏离了教育的真谛,走入“高投入、高产出”的误区。实际上,当物质条件被过度强化,精神关注关怀就可能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如此一来,父母不免成了向孩子提供物质生活的高级打工者,而孩子的精神生活也会变得单调枯燥。这,恐怕不是父母们愿意看到的。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