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学院: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18年09月06日12:03

来源:大河网

  民办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阳学院在更名转设前后,在民办高校加强党的建设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的建设全覆盖

  信阳学院在转设更名和事业发展中结合该校实际,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学校的党委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学院党组织设置健全,基层组织人员不断充实,地位和职责进行进一步保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实现了党的建设工作全覆盖。该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集团董事会和理事会关心支持、党委主导实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创新了校园网站、大一新生学习生活导师制、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义务公益活动、辅导员队伍素养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品牌。

  目前,学校设有9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其中学生支部27个;充分利用“三校一班”,分别对新生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发展对象、学生骨干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学习,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近年来,团校累计培训24000余人次、青校累计培训9591人次、党校累计培训9574人次、学生干部累计培训2976人次,学生党员发展梯形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期,继学校获得“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之后,该校社会科学院党总支再次荣获此称号;多名同志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强化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为进一步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激发基层党建内生动力,该校调整充实了各学院和机关党总支领导力量,选派思想作风硬、业务精、真正懂党建、善于抓党建的机关干部到学院担任专职党总支书记,以扎实的作风和工作基本功,使二级学院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堡垒。各学院先后组织学习郑德荣等7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部党日活动,以集体庆祝 “政治生日”的形式迎接党的97岁生日,成立“幸福小分队”带领学生党员近期前往敬老院陪老人们谈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全国优秀教师李芳学习”等主题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深入探讨师德师风问题,召开欢送毕业学生干部茶话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工作生活的所感所悟,将真挚的情感都留在学生干部心里,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党员同志明确,党员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荣誉、一种担当、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党总支书记的指导下,党组织加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党建工作更加有政治生命活力,党的工作内涵更加充实饱满。

  近期,该校团委和各学院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精心组织建立校级重点项目团队30个,涉及到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脱贫攻坚、依法治国、文艺演出、爱心支教、回访母校、环保普及、禁毒防艾、创新创业等13类的多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各地开展了以“践行青春梦?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广大师生勇担时代重任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落实理论学习常态化,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引领

  学校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省委第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全省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有关事例,从党的建设、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在学校理事会和行政的关心和支持下,紧密结合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多次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制定印发学习宣传贯彻精神文件,在校园网主页开辟学习专栏等方式,使学校党员干部队伍“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更强、思想更纯洁、作风更过硬,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真正成为中流砥柱和先锋队伍。该校注重将学习融入到新进教师培训中,带领新进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着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将理论学习常态化。在日常日常学习报告中,非常注重将理论学习与身边典型相结合,与实际生活和学习相结合,与师生最关心的问题相结合,引导师生真正在理论学习中加深获得感和认同感。

  认识到强大的理论武装是高校思想育人的基础和先导,近期,“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高校”首轮宣讲活动、“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宣讲等活动先后走进信阳学院,为学校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筑牢师生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发挥积极作用。

  以文化体验与传承,发挥“红色引擎”作用

  多年来,该校一直重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注重把党建工作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该校结合信阳实际,整合利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研究——以信阳学院为例”项目研究为依托,建立红色微课、红色课件、红色资源案例库等,深入研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组织师生前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重温长征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并前往当地希望学校开展“七彩公益课堂——送课下乡活动”支教活动,通过为当地小学生讲解了党的近代历史和国学经典文章,教学相长地增加自己对红色文经典的认同。

  学校有针对性精心指导话剧社排演多场次精彩话剧,既有向党献礼的《红色记忆》《映山红遍四望山》等,又有向传统经典的《北京人》《雷雨》《赵氏孤儿》《桃花扇》,历史剧《缇萦上书》《凤仪亭》《风烈胡茄》《浣纱记》等,还有《梦在远方》《秦淮水声》《离歌》等深受社会和学校师生好评的原创作品。此外,该校通过与当地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联展,专门成立“信阳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筹建“信阳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民间音乐进课堂活动,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罗山皮影戏展演等方式,使广大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吸引更多的师生学习、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信阳学院 杨正玉 李肖利)


编辑:王佳  审核 :许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