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敲门砖”学特长 功利心会剪掉孩子飞翔的翅膀

2018年09月26日10:20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 张 鹏首席记者 许琦敏

  新学期伊始,家住杨浦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杜女士“狠心”停掉了孩子的书法兴趣课,“作业太多,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成为她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

  如今的学生家长学历大多较高、素质普遍提升,在内心也认同“提升综合素质才能让孩子有更长远的发展”。但这一“丰满的理想”却太容易被“骨感的现实”击碎:随着年级上升,每天学科作业都写不完,在升学压力下,何谈素质教育?

  其实,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新方式出现,科技、美术、体育等学科都有相应教学项目,明确指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可每当面对这些机会,家长却仍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打转转——何时家长可以不再为升学而功利,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学一门特长”抹不掉家长充满升学焦虑的功利心

  通过学习乐器、书画等培养孩子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是好事,可沪上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班主任一针见血地指出,家长让孩子学这些,并非以兴趣为出发点,大多是冲着升学“敲门砖”去的。

  于是,一种学特长的“怪象”出现了:一二年级几乎全班学生每人都有一两门兴趣班;三四年级开始,家长“逼迫”孩子考取各种特长证书;而到了小学毕业,全班还继续坚持兴趣爱好的学生则寥寥无几。

  如此培养“兴趣”,自然很难提升素养。黄浦区音乐教研员沈菡发现,每年在选拔音乐特长学生时发现,不少孩子手握钢琴十级、九级证书,却连琴谱都看不懂。原来,家长专门让孩子练习几首考级曲子,就为多考一张证书。考级证书到手,钢琴就再也不碰了。

  而原本为了有兴趣的孩子提前体验科研创新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却也被一些家长视为高考自招的“加分项”。工作站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霞说,进工作站的机会相当难得,可有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项目评优希望不大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把时间投入到更实际的补课上。

  另一位导师、技物所副研究员白治中则发现,冲着自招“加分”来的孩子,会选择有利于展示的课题,在完成过程中并不追求刨根究底,只满足于“能讲出来”,为的是增加最后获得“优评”的概率。

  向素质教育转向,却遭遇家长“掣肘”

  “谈及综合素养培养,最应该教育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沪上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班主任透露,该校每届高二学生都会停课两周,深入各行业进行职业体验,没想到这样的活动却遭遇不少家长的阻力:与其花两个星期去体验,还不如在教室里刷题来得“实惠”。

  学校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没想到首先遇到的阻力竟然来自家长。

  这位班主任坦陈,大多数“70后”家长基本都是在应试教育中一路冲杀过来,他们向往素质教育,却更熟悉应试教育模式,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选择让孩子遵从应试模式,家长心里更踏实。其实,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选拔标准日趋多元,没想到的是,一些家长内心却更加焦虑——既然信息不对称,不如走“多刷题目,多考几分”的老路来得更安全更保险。刷题的弊端十分明显。科创实践工作站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周申蕾在指导学生时发现,刷题式教育使得很多高中生对知识点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在碰到实际问题,需要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来认识、解决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缺乏自我思考能力,怎么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呢?”

  可这显然不在大多数家长的考虑范围之内。一碰到升学,别说创新能力,就连与孩子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能素质也要逊让三分。沪上一所公办小学的体育教研组长告诉记者,从这学期开始,小学低年级课表中多出了一节体育课,减少了一节语文课。这竟然也引来了部分家长的质疑:语文对小升初更重要,增强孩子体质健康可以课后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如果连好初中都考不上,那么即使有好身体也是徒劳。

  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到医院开 “证明”让孩子免修类似跳山羊、单杠等科目的体育课。殊不知,现在青少年上肢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这些与上肢力量相关的体育活动。

  走偏的“素质教育”不符高校期待

  家长带着功利心培养出的 “综合素质”,其实并不符合高校的期待。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经在上海面试学生之后感慨:学习成绩至少位于年级前5%、至少会一种乐器的艺术特长、获得过至少市级二等奖的科技创新奖励——这些光鲜亮丽的简历让这些学生看上去太完美,似乎没有任何缺点,但也太雷同,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家具一样。

  秦春华说:“接受面试的考生总摆出一副 ‘你问我什么都能对答如流’的姿态,但当我问考生有什么需要提问时,不少人会憋得满脸通红。”

  “人生需要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而且缺乏想象力。”沪上某高校中文系一位教授表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恰恰不能用一张证书和一次考试的分数来衡量。

  沈霞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其实更能接受 “做有独立思考能力、更靠近真相的人”这样的人生目标,对过于功利的教育内心是反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认识与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佳海带教过不少高中生,他觉得,青少年的人生阶段需要人生导师和身边的偶像。如果没有那么强的升学功利性,可以通过各种素质教育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发现青春时期的人生导师,这将使孩子受益终生。尽管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对功利性教育都心生厌烦,但人才评判的社会氛围一时还难以改变。“初入社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也有 ‘学历出身’的迷信,这都让家长难以放下对应试的执念。”一位孩子就读于公办初中的家长无奈地说,她的孩子尽管成绩平平,但围棋先后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获奖,可班主任老师却三番五次提醒她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她认为,家长更加期待社会和学校能够以更加多元的视角评价人才,这是家长改变心态的前提。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