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过年回家 你逼孩子磕头或叫人了没?

2019年02月18日10: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回老家过年,对于很多奋斗在一线城市的人而言,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特别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去的时候。过年串亲戚,免不了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叫人,甚至照“老理儿”让孩子给长辈磕头拜年。但其实在很多孩子心里是特别抗拒这些事情的,我的一些来访者就曾这样说:

  小B:“我也不喜欢叫人,小时候不叫是因为内向,大了不叫是因为叛逆。尤其是懂事之后,认为根据礼貌应该叫人,但是心里知道家长在盯着你,每当遇见人的时候生怕你不叫,急着忙着催我叫,所以我心里就不平衡。我这么聪明懂事的,难道在大人眼里就这么没礼貌吗?索性就不叫了,你们自己的面子,自己圆去。”

  其实,这件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因为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割裂亲子关系,让孩子被贴上一生都难以撕去的负面标签,即使孩子长大了,也不愿意再面对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毕竟,这种内在的伤害,更加无形和深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让孩子打招呼的问题。

  为什么家长会让孩子打招呼?

  成人世界里的“面子”和“社交惯性”

  为什么有些父母,非要让孩子叫人呢?很多人会说家长是为了自己的脸面。没错,中国人最看重人情。其实,除了面子之外,家长逼着孩子打招呼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社交惯性。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叫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想教给孩子成人世界的所谓“社交规则”,或者不让孩子给自己的社交评价拖后腿。或许,这些家长们过去也被要求一定要叫人,或是过年一定要给长辈磕头,所以,他们成了维护这个社交规则最彻底的人。

  除了过年这个特殊的时间,在很多场合父母也会逼着孩子叫人。但可以观察到,父母逼着孩子叫的人,大部分是上级和长辈。这里面还有一个家长潜意识的原因,就是想让孩子去帮他们吸引社交场合的注意力,父母从中获得优越感。从而,在别人眼中留下好印象,或是让别人认为自己“治家有方”,这也是能够增加或弥补家长在成人世界中的其他不足。

  但现实是,很多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家长就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有些父母逼迫孩子回老家给长辈磕头,还要能听见响声,孩子不愿意就各种“威逼利诱”。其实这样的逼迫只会在孩子心里埋下“恨”,也会割裂亲子关系,如果夫妻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不一致,也会影响婚姻关系。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与不适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陌生环境中带来的恐惧和不适感。如果孩子很少回老家,也不会说当地的话,虽然在血缘上大家有很亲密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却没打过什么交道,对孩子,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你不是陌生人是谁呢?

  就好像很多爷爷、奶奶、姑姑、婶婶很少见孩子,但是一过年,却要让孩子马上跟自己很亲昵,如果孩子拒绝,还会给孩子扣很多帽子,比如说什么孩子小气、不大方,或是不跟自己亲。试想一下,?你会跟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人很亲昵吗?一味责怪孩子,孩子们有时真的很委屈。

  有研究发现,10岁以下的孩子,跟陌生人接触时,左脑会产生一种抗拒性信号,从而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动作,所以孩子们打招呼时,更喜欢“保持距离”。

  而且,这里面还隐含了作为父母的成人,给孩子传递的一个关于对待陌生人的态度的矛盾认知。在孩子眼中,他们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方面告诫自己,陌生人的东西不能吃,不能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另一方面,过年过节这类日子,却要让自己对那些“陌生”的成年人笑脸相迎,还要叫叔叔阿姨。这种矛盾的认知和信息,就会让孩子们更加手足无措。

  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尊重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我一个朋友说,她从小到大只是家长出去炫耀的道具,她只能优秀,只能闪闪发光,她的软弱无助痛苦,从来不会被放在心上。父母的身份获得是自然的,但作为父母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而这种能力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其实,家长在鼓励孩子打招呼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两点:孩子如果对叫人或是磕头拜年之类的事情很排斥,那就不要继续鼓励了,再继续鼓励下去会适得其反。此外,大人不要因为孩子不愿打招呼而焦虑和尴尬。否则,只会让孩子更有压力,更讨厌“打招呼”这件事。如果父母在这件事上能够很好地尊重孩子,也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那么,当孩子因为打招呼这件事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教给家长们两个方法。

  方法一:接纳孩子当下的感受,而不是试图去否认这种感受或说服孩子,然后自己给孩子做示范。如果你一直保持“顺其自然”,那最好。也可以提示孩子,说“张叔叔来了,我们和张叔叔打声招呼吧,就说叔叔好”,或者给孩子提前简单地介绍,让孩子有个基础的心理预期,比如“X是爸爸的表哥,咱们是亲戚,以后会经常见面的”,做好这些就够了,如果孩子不愿意,不必强迫。

  方法二:帮助孩子找到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可以跟孩子说“如果妈妈要求打招呼的方式,你暂时做不到,那你可以想一个自己的方式”,比如笑一笑、眨眼睛,都可以;或者提前和孩子约定好用什么方式打招呼,然后帮助孩子翻译:“眨眼睛的意思就是说阿姨好。”……这样也能避免孩子在社交上的尴尬。屈建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