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是“鸡肋”吗

2019年06月18日09:4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又到六月。“论文过了吗”,成为此时的大学校园内最流行的一句问候。

  从“题目定了吗”到“写得怎么样了”,从“老师让改了几次”再到“查重了吗”,毕业论文,贯穿了大学生校园生活最后一年,常常念叨、时时记挂。毕业论文能否通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与学业相关,更与人生相关。

  而与此同时,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也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之一。日前,某大学教授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该老师认为: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意义,赞同取消。

  巧合的是,记者日前也收到了一位大学教授的来信,直指当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已很难发挥原本的价值功能,未必能真正测度出一个本科生攻读四年专业后的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到底该不该取消?又该拿什么测度本科生四年学习所得?

  虽然顺利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但山西某高校学生梁飞坦陈,自己花费在论文上面的时间确实有限,“写论文前后时间加在一起,没超过一个月。大四上半学期准备考研,成绩出来以后还要准备复试,各种事情堆在一起,很难再有精力去专注地写一篇论文。”

  梁飞的感受,在一项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全国学业发展联盟日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的调查显示,从论文创作时间看,有46.2%的同学认为论文准备时间很紧,65%以上的本科生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花费的时间超过1个月,38.8%的人超过2个月。

  “虽然大四没课了,但同学们该考研的考研,该找工作的找工作,总之,时间都很紧。更关键的是,即便有时间,好像我们也很难静下心来。”梁飞说。

  毕业论文怎么了

  还有几天,北京某高校学生刘昊超也要毕业了。在他的眼中,刚开题时,自己满怀信心要把毕业论文做扎实,“但很快,事情就有了改变。毕业论文跟找工作的时间重合,准备简历,备考,还要学习各种面试技巧,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我很难做到两头兼顾。”

  好不容易等到工作落定,开始安心准备毕业论文时,刘昊超发现,论文指导老师对于自己的论文似乎并不关心。“除了上课,老师还有很多其他事情,平时只能依靠微信和邮件交流,有些想法很难深入沟通。后来,没改几次,他就说可以了,其实我自己知道论文还是存在缺陷。学长们劝我,毕业论文写得好不好不要紧,都能毕业。”

  因为顺利保上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时间、精力,对于湖南某高校学生孟雪来说,都不是事。但她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其实,很多同学也都遇到了原创性问题。现在,毕业论文要查重,我们只能把重复的内容一遍遍改写,直到系统查不出来为止。这种方法,在人文社科专业尤为常见。”

  一位高校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高校并不少见,近年来,一方面毕业论文撰写和找工作时间冲突,仿写拼凑、剽窃抄袭、枪手代写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学术训练课程偏少、导师把关不严、答辩走过场等现象也导致毕业论文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的情况发生。“以毕业论文为例,问题表现为选题宽泛或不符合专业培养要求、文题不一、论文架构及逻辑混乱、字数拼凑注水多、图文格式不规范、过于依赖网络文本等等,可谓逻辑性、规范性、诚信性都不强。”

  “本科所学内容和科研所需的素质存在错位,所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科研性不强,更倾向于模仿和经验总结。受制于思维深度和专业能力,我们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做出具有创新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科研成果。”天津某高校学生耿雪说。

  本科毕业论文该取消吗?

  毕业论文,真的是“鸡肋”吗?

  “尽管当下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设计因问题不少而引起存废之争,但它绝非‘鸡肋’。”在华东政法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万圆看来,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其质量高低是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核心标尺。对本科生而言,不仅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对个人专业和通用双维度下知识、技能的检验,其创作过程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中反映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以及时间管理能力、自律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等。而且,毕业论文作为属于终结性考核,课程成绩则属于过程性考核,二者相结合既符合测量学原则、又符合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因此,缺一不可。”万圆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林成华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知识结构、学术思维的一次锻炼和检验,是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一环,如果本科生毕业论文取消,将会导致本科培养质量的下滑,本硕衔接会出现学术能力断层。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广平指出,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精英和行业精英,撰写研究性论文即是精英所需,也是精英所能为。但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培养行业精英之外,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重要目标。“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科学研究能力有则更好,但具有应用岗位的实践能力更为关键,因而有很多专业以毕业设计替代了毕业论文。由此来看,毕业论文该不该留,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确定,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有可替代的其他方式,则没必要一定要做毕业论文。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无法被替代,则不应因为毕业论文没有收到预期成效就断然取消。”

  “不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也已经成为政策共识。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也是狠抓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举措。”万圆举例说,教育部在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办

  在探讨本科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的背后,是我们对于毕业论文没有达到人才培养与考核预期成效而产生的焦虑。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万圆介绍,在德国,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有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和答辩要求。在美国,多数高校的毕业要求为修满各类课程和学分,并不需要学生提交专门的毕业论文(设计)。但需要说明的是,专门开设的写作类课程是课程类别中的必备要素,每门写作课学生都需要提交论文,而且不少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都以论文为考核载体。

  “解决毕业论文存在的诸多缺陷,万不可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其质量。”万圆说,一方面,从理念入手,一改“宽出”态度,肯定、重视毕业论文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当然,在微观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术论文,而应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和定位,选取合适的形式进行毕业考核。另一方面,抓好技术操作,包括引导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关系,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和指导投入,强化制度规定的实施和过程管理,严格评价标准,将修读写作课程纳入学分要求等等。

  林成华建议,构建多元弹性的毕业考核体系和方式。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作为毕业考核单一项目,建构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学科竞赛获奖、实习实践报告、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毕业论文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毕业考核体系。林成华建议,同时要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考核,通过教师指导、学术训练课程、论文盲审等方式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可将大学四年的课程成绩纳入,但与毕业论文各自的权重由高校及各专业自行确定。另外,学生的获奖情况、教师评语等可作为参考指标。高校可以考虑和高中一样,为每位大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动态追踪其成长过程,既可真正测量高校所提供教育的价值,又可为雇主提供聘用依据。”至于多元化考核,万圆提出了更为详尽的举措。(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吴昱汝)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