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豫见·浙里乡学”支队赴豫浙两省开展实践活动

2019年07月29日08:5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7月8日至20日,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16级博士生黄峰的带领下,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8名本科生组成“豫见·浙里乡学”支队,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和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乡村教育政策和教学师资情况调研。

乡村教育发展动力充足,但仍面临挑战

为了解中西部和东部两地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豫见·浙里乡学”支队在7月9日与7月15日分别与郸城县教体局、常山县教育局等相关领导开展座谈。

据郸城县教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郸城县提出了振兴乡村学校的战略,其中突出的做法有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紧抓基础教育质量等。

  豫见·浙里乡学支队与常山县教育局和各乡镇小学校长座谈 王义源 摄

过去常山县在教育上并不突出,但是近年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据常山县教育局局长洪永海介绍,2017年,常山县召开了教育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作为一号工程,坚决打赢“教育翻身仗”,让常山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总体来说,两地的乡村教育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如两地都存在的学生流失、留守儿童较多等问题。对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晨瑜感慨道:“从河南到浙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两地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如何把激励搞对,提升效率与效益,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乡村教师待遇有所改善,稳定性增强

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调查乡村教师待遇落实和乡村教师流失情况,支队成员前往郸城县的刘小集中心小学、白马镇实验小学、南丰镇中心小学和常山县的芳村、新昌、大桥头乡三所中心小学进行走访调研,并与相关校长、老师、家长代表开展访谈。

  支队成员在郸城县南丰中心小学实地调研 王义源 摄

  支队成员与常山县芳村中心小学郑校长(左一)、谢副校长(右一)访谈 王义源 摄

在采访中,支队成员了解到,两地均存在师资补充方式单一、教师相对不足、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在合同期满后申请调离的现象。然而,据大桥头乡中心小学陈雨华校长介绍,近年来城乡教师流动整体表现出三个趋势:教师从城区向农村流动成为常态;农村教师申请调动的人数直线下降;农村教师进城的动力下降。

具体来说,各乡村学校“留人”方法各有不同,乡村教师补贴、乡村学校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校关系、交通条件和教育成就感都是影响乡村教师择业决定的重要因素。

  探索中的乡村特色教育

在座谈会与走访中,支队成员还重点关注了两地特色教育的开展情况。

郸城县目前重点推广“经典诵读教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论语》等经典作为基本内容开展诵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常山县则在推广“武术进校园”的同时,大力开展校内拓展课程。例如,在新昌中心小学,每周五最后一节课是拓展课,学生可以在手工、下棋、乐器、书法等众多科目中选择一门学习。

  支队成员在常山县新昌中心小学实地调研 张钦晨 摄

然而,两地的特色教育都还处于探索中,仍然面临难以选择合适文本、音体美专项教师缺乏、相关硬件条件尚待补充等问题。

在12日的行程中,支队成员多维度、零距离地考察了郸城县、常山县的乡村基础教育开展情况,对乡村教师流动性、乡村教学质量、特色教育开展情况等问题做了具体深入的研究,体现了清华大学学子的关怀与担当,也极大地开阔了成员们的眼界。正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樊夏妮所说:“我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也看到下一步发展的道阻且长。我们深深地被教育工作者们的智慧和勇气感动。”

  支队长樊夏妮同学在会议上发言 王义源 摄

支队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郭易也感慨道:“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了基层公务员不同的精神面貌和行事风格,理解了留守儿童之成为问题的一些根本原因,也看到了乡村经济、教育发展的普遍困难,对于‘中国的乡土’和‘乡土的中国’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编辑:王佳  审核 :许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