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文竞赛步步为“盈”,堪称“摇钱赛”

2019年08月09日10: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些作文竞赛步步为“盈”,堪称“摇钱赛”

  有些知名作文竞赛有10-30万人参赛,仅靠初赛报名费就能入账千万

  ▲记者以高中生身份联系代笔卖家,对方告知各作文竞赛代笔都明码标价,代笔业务供不应求。

  ▲有的作文竞赛名义上不收报名费,但要求必须订购主办方出版的刊物,参赛作文必须写在随刊附送的稿纸上,复印无效(局部截图)。

  与妈妈事先的计划不一样,胡心岚这个暑假居然很闲。她本来会像去年暑假一样,马不停蹄地飞往各地,参加一些全国性作文竞赛的现场总决赛或夏令营。结果,今年这些作文竞赛和夏令营,不是干脆没搞就是取消了。

  虽然也有赛事活动仍在继续,妈妈却冷淡地跟她说:“别去了,没用了。”

  今年9月开学,胡心岚就升高三了。她一直都挺努力,但成绩一般,尤其数学和英语。若想靠高考成绩上名牌大学,希望渺茫。妈妈却并不甘心,且早有打算——她发现女儿作文写得不错,便指望她争取作文竞赛得奖,参加自主招生,砸开名校的门。

  从高一开始,新概念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创新大赛、语文报杯、叶圣陶杯、中华圣陶杯、求学杯、冰心杯、开拓杯、成龙杯……胡心岚在妈妈的撺掇下,能参加的都参加,也小有斩获,连她自己也希望再参加一届,争取拿更高的奖项。

  去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决定对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作文竞赛只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和“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三项名列其中。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近年来,部分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竞赛,存在严重应试倾向,与招生入学挂钩,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给学生增加了课外负担,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个别全国性作文竞赛本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全民阅读、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等目的为初心,也兼具选拔人才的功能,如何在举办过程中谋利?都是哪些人在从中渔利?除了应试等功利目的,作文竞赛对青少年来说,到底有什么价值?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调查。

  步步为“盈”,作文竞赛成摇钱树

  不少作文竞赛要想闯进决赛阶段,需要层层晋级,而每次晋级都需要再次缴费,每晋级一次缴费都会相应提高

  在相关整顿活动出台之前,参加绝大多数作文竞赛都需缴纳报名费。区域性或全国性的作文竞赛,报名费多在50至200元之间。一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知名作文竞赛,参赛人数高达10-30万人,虽然单笔金额貌似不大,但仅报名费一项收入就已逾千万元。

  “报名费只是‘首付’。”参赛经验丰富的长春某高中高二学生于龙告诉记者,不少作文竞赛需要层层晋级,才能闯进决赛阶段,每次晋级都要缴费报名,每次缴费都会提高金额:“比如初赛报名费100元,复赛报名费就是200元。假如你复赛得了省级三等奖,按理说不能再参加国家级比赛了。但没想到吧,你还可以参加‘复活赛’。当然不是白参加,复活赛除了更高的报名费,还必须配合上相关的网络课程,购买指定的学习资料,七七八八算下来,五六百块都止不住。”

  有些作文竞赛在晋级过程中,除了缴纳报名费,还必须参加“写作夏令营”“小作家交流营”等活动。复赛或决赛多在夏令营期间举办,不参加就相当于失去比赛资格。有的作文竞赛名义上不收报名费,但要求必须订购主办方出版的刊物,参赛作文必须写在随刊附送的稿纸上,复印无效,以此变相收费并带动刊物的销量。

  于龙所在的学校并非重点高中,班级同学也不是都有作文特长。他们起初参加作文比赛是由学校组织的,没想到几乎全班同学都通过了初赛。一位在别的高中就读的同学告诉他,他们班初赛差不多也是全班通过。于龙从那时起就开始怀疑,某些作文竞赛的初赛究竟有没有筛选功能。

  能否晋级当然要看实力,而收费则“贵”在参与了。有的只要缴了晋级报名费,参与了晋级比赛,不管作文写得怎么样,至少都能保证得个三等奖。

  “初赛后我都忘了这茬儿,主办方还坚持不懈地一再发短信,提醒我及时付费参加复赛。”于龙说他那段时间忙于准备月考,“复赛作品的很多材料都是临时在网上搜的,写得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甚至可以说有点垃圾了。”但最后还是得了三等奖,并且立等可取:今天交作品,明天就公布成绩。

  “怎么说呢?对得起我交的那笔钱了吧。”于龙告诉记者,要不是出新政策了,他还想继续参赛,“虽然有点花钱买奖的感觉,可还想靠它参加自主招生,万一撞上狗屎运呢。”

  曾在河北省衡水中学任语文备课组长的王德宸,多次辅导学生参与过一些知名的全国性作文竞赛。他告诉记者,学生们参与的热情虽然高,但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曾担任过知名作文竞赛评委的王德宸发现,参赛学生的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

  因和顶尖高校自主招生挂钩,为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某知名全国性作文竞赛在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前,突击进行了一场高三冲刺赛。据记者调查,报名人数虽只有三五百人,但报名费高达三千余元,主办方凭此轻松入账上百万。

  由于时间紧迫,主办方来不及使用网上监考系统,监考人员临时每人加了几十名参赛学生的QQ号,让学生们开着摄像头在监控下写作。办公室网络带宽不够,监考人员甚至跑到网吧视频监考。

  有学妹问胡心岚哪个作文比赛含金量高,胡心岚脱口而出的却是:“还真是含金啊,十分烧钱!”如果想从初赛走到决赛,不算到各地参赛的路费和食宿费,光报名费、课程费、资料费、游学费,少则要花六七百,多则要花六七千。“还是挑便宜的参加吧!”她苦笑着说。

  靠树乘凉,竞赛“恩泽”多个行业

  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为作文竞赛有偿代笔的服务,各著名全国性作文竞赛的参赛作品都明码标价,只要无需现场参赛的,都可以按篇付费请人代笔

  如果没有教育部的此番整顿,家长们并不清楚到底哪些作文竞赛确有含金量。“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胡心岚妈妈的心态,在一些家长当中很有代表性:为给孩子在各阶段升学助力,有任何机会都紧紧抓住。

  在与高招挂钩的诱惑下,本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打破束缚、真诚表达自我的作文竞赛,也被整理出了“套路”。

  网上有针对不同作文竞赛的获奖攻略:哪个杯赛倾向爱情小说,哪个杯赛鼓励抒情散文,哪个杯赛类似于高考作文,哪个杯赛赞赏出奇出新……以及每个杯赛什么级别奖项,具体对应哪家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都被归纳总结出来,以便“对症下药”。有些主办方还围绕自己的杯赛“口味”,开发写作技巧培训课程兜售。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网上存在为作文竞赛有偿代笔的服务,一些著名全国性作文竞赛的参赛作品都明码标价,只要无需现场参赛的,都可以按篇付费请人代笔。

  记者联系代笔服务卖家,提出想靠作文竞赛获奖参加自主招生的需求。对方表示:不包得奖,但曾有十余次代笔作品获奖的经历。他还列举了个奖项,声称凭此即可获得我国某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记者查阅他所提院校的自主招生简章,该奖项并未列在其中。卖家称,付费后拿到代笔的作文需要等几周时间,因为“业务量太大,供不应求。”

  中学阶段,还有中招或高招的招生章程作为指向,学生和家长可以借此分辨。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很多地区小升初名义上虽不许“择校”,个别名校招生却另有一套不摆上台面的“择优”标准,导致家长带孩子参赛的心情更为迫切和不分青红皂白。

  “家长多数都不在这个行业里,分不清什么比赛正宗,什么不正宗。”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宋国萍对记者分析说,“对很多家庭来说,参赛费也不算高。如果学校组织,语文老师一声令下,家长和孩子们都愿意参加。”

  部分语文老师号召学生参与作文竞赛,既有促进教学的目的,也不无私心。很多地方教师评职称,都需有曾指导学生获奖的经历。语文和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相比,竞赛数量少得多,几乎只有作文竞赛可以参加,语文老师对率领学生参与作文竞赛的热情很高。

  由于不少作文竞赛都不是现场写作,或只有最终决赛才需现场写作,语文老师的指导水平,几乎直接决定学生参赛作品的质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小学老师为辅导学生获奖,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远超同龄学生水准。最终获奖后,老师都不好意思把奖状给学生,只作为评职称时的“资本”,留在自己手里。

  市场上各种机构举办的作文竞赛鱼龙混杂,作为教育从业者的语文教师,大多能分辨真伪轻重。他们知道并不是指导学生参加任何竞赛获奖,评职称时上级部门都认。但有些机构——比如期刊——办的作文竞赛,虽然奖项没什么含金量,如果自己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混个脸熟,以后在相关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也同样有助于评职称。这样,学生们交的参赛费,相当于帮老师出了买论文版面的费用。

  价值何在?参赛并非只为功利

  作文竞赛给爱好文学、擅长写作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突破常规的机会、一片展示自我的园地,也有利于从孩子抓起,提高我们国家的民族自信心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某知名作文竞赛虽未通过教育部备案,但变换形式今年仍然举办了。不过,报名参加的人数锐减:从往年的十几万人,降至仅有两三千人。那些曾指望靠它获得自主招生敲门砖的学生,已毫不客气地抛弃了它。

  受政策影响,享誉湖北及周边省份的楚才杯作文竞赛,本应每年3月开始,今年直到6月才启动。针对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竞赛的新形势,今年的楚才杯改为两个部分:面向高中生,按传统赛制进行;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改为“楚才小记者”招募活动。

  由于活动时间临近暑假,已有学生安排外出旅行。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汉华告诉记者,令他们没想到的是,35年来积累的楚才品牌效应,吸引学生们参与热情不减。往年楚才杯还专门为大学生设了专场,今年由于时间紧没搞,却仍有大学生不请自来。

  赛事过后,工作人员在整理小学三四年级试卷时,发现了一篇名为《楚才,我们谈谈吧》的参赛作品,是一位大学生用小学组的半开放赛题“××,我们谈谈吧”写的作文,她不为获奖,只是为了述说楚才对自己的影响:

  “……也许你并不记得,也并不在乎,那些年头里,记载在稿纸上的少年心事,最后都怎样了,但我还能依稀记起你见证的一切:我是如何缓缓睁开眼睛看这世界,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到放眼家国天下;我是如何慢慢探索情感,从简单的悲喜感动,描绘到缠绕着的愁绪哀伤;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将写作这件事,逐渐放进生命里的……”

  目前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类专业的方祎慧,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她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参加楚才杯。没有大学场了,她想最后一次参赛与楚才告别。在文章中,她表达了对楚才杯的感情:“……感谢这许多年来的陪伴,在为了作文而写作的泥沼里,提醒我们创作本身的样子;在写作功利上失去价值的迷失里,允许我们尽情挥洒;在年复一年的浑噩里,能有一刻站在文学的光辉里审视自己。”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多年来一直担任叶圣陶杯等知名作文竞赛的评委,对于作文竞赛市场的混乱自然有所耳闻。

  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表示,规范的作文竞赛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对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提升和培养写作兴趣是有用的;还能起到平衡学科,引导社会各界重视语文教育的作用。”

  二十多年前新概念作文大赛横空出世,其获奖作品以及韩寒等参赛选手的走红,引起整个社会对语文教育和中文写作的关注。白烨说,至今回忆起来这都令他兴奋。一直以来,国人对教育关注的焦点,似乎总是集中在数理化或英语等学科,对每个人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的语文教育,反而显得没这么重要。

  白烨认为,作文竞赛给爱好文学、擅长写作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突破常规的机会、一片展示自我的园地,也有利于从孩子抓起,提高我们国家的民族自信心。

  他告诉记者,自己此前很发憷到中学里办讲座,感觉和孩子们的知识结构相差太远,不知道如何交流。当作文竞赛评委审读参赛作品的过程,是白烨了解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灵世界的机会。他发现参赛学生的水平远超他的想象。“00后不比90后、80后差。他们的阅读视野很广,知识面很宽。”通过和部分参赛学生座谈,他发现在文学方面彼此并没有那么深的代沟。

  对真正爱好文学的青少年来说,作文竞赛的激励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执教创意写作的张怡微,曾获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当年新概念的获奖经历并没能帮张怡微在高考时走捷径,但却是她文学创作的起点。

  “我觉得规范的作文竞赛,能够通过筛选和荣誉,鼓励到获奖的人。”张怡微回顾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说,正是青少年时代参赛获奖的经历,激励她给文学期刊投稿,投身于文学创作,加入上海市作协,到中文系读研、读博,逐渐成长为一名作家和文学研究者。

  提高写作?切莫病急乱投医

  无论请来多么重磅的评委,参赛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受益。即使挺进决赛并获奖,也顶多是从文学名家手中接过奖状握个手而已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家长表示,让孩子参加作文竞赛倒不是为了得奖,他们看中的恰恰是其提供的“增值”服务:配套课程和辅导资料。因为长期以来孩子饱受作文写不好之苦,家长不知如何辅导。比起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辅导班,不如参加知名的作文竞赛,有名师专家坐镇,提供的培训课程更有保障。

  宋国萍当了十几年语文老师,很理解家长们的这种需求。“毕竟作文在各阶段考试的分数占比都很高,写作能力又是关乎人一辈子的事。”她告诉记者,作文培训的市场很大,甚至有个别同行因为辅导学生参与作文竞赛积累了经验,研发出一套教学体系,赶紧从公立学校辞职,进入教育培训市场专门去搞作文培训班挣钱。

  但在宋国萍看来,家长让孩子出于这种目的参与作文竞赛,属于“病急乱投医”。她认为小学阶段的写作教育应该回归课堂、围绕教材。只是现阶段,由于部分教材导向和教师个人能力问题,一些语文老师没有在课堂上注重写作教育,学生和家长只好想别的办法。

  其实,无论请来多么重磅的评委,参赛学生从中受益仍极其有限。即使挺进决赛并获奖,往往不过是从文学名家手中接过奖状握个手而已。有从业者建议,可以借助互联网运营手段,让参赛学生通过网络,与作为评委的文学大家交流互动,请他们直接点评作品,令孩子们感受到冰冷竞赛背后的温度,或许能对提升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所帮助。不过,目前多数杯赛仍停留在“报名—参赛—颁奖”的套路里。

  王德宸曾长期指导衡水中学的文学社团,他告诉记者:“真正爱好文学创作的中学生,会优先考虑发表作品而不是参加作文竞赛。”据他观察,不少学生参赛多是输出的过程,特意进行阅读等准备工作的不是很多,很难得到提高。

  张怡微说,自己中学时代同样为写作文发愁。虽然孜孜以求,考试时作文也很难拿到高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写作,则是“另外的一个世界的事,是一个可以让想象力发挥,讲自己故事的天地。”她觉得这种参赛经历对应试没什么帮助,“跟功利世界仿佛没关系。”

  张怡微认为写作并非抽象到只能意会而不可教学,但关于写作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技法指导。“写作教育也是广义上的文学教育。”创意写作的课程不仅有文学经典的阅读,还涉及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不同门类艺术的鉴赏。

  “写作归根结底是对阅读的模仿,你看的东西决定了你写的东西的高度。写作表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理解的深度。”张怡微对记者说,“当然也与人生经历相关。文学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说突击一下,十八岁前完成,就够用了。”

  至于真正的创作,在张怡微看来,需要精神上的艰苦跋涉。“要想获得有质量的情感、有进步的写作,一定要刻苦努力。这是非常艰苦的工作,不可能有捷径。”(尹平平)(文中受访中学生均为化名)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