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职称评审值得期待

2019年08月15日09:26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没有一篇“达标”论文却评上了教授,最近,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类似这样不单纯以论文来评职称的高校越来越多。据“新华视点”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百余所高校进行了职称评审改革,逐步打破长期以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评价导向。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论文数量、刊物等级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核方式在高等院校推行,最初面向教师并逐渐推广至研究生以及各行各业。当科研论文和成果过多与升迁、待遇等物质利益挂钩的时候,难免会令科研人员急于求成甚至另辟蹊径。支付宝、订单交易、在线客服……如你所料,这是在进行网上购物,只不过交易的物品有些特殊:论文。近年来,互联网上的论文交易如火如荼,以“论文买卖”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相关结果不胜枚举,除了一些单枪匹马的“枪手”之外,亦不乏一些规模化经营的“论文加工厂”。

  数年前,央视曾曝光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报道中论文造假的需求者,除了高校学生外,还包括不少知名大学的教授。其中的背景是,随着“指标化”学术评价体系的引进和推广,科研论文日渐成为衡量大学实力的重要依据,论文数量也因此而层层分解到老师头上,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是成为评定职称的主要依据。

  大学人才评价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六重六轻”——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近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一言以蔽之,就是看重大学老师的外在表现,而忽略实际贡献。因为没有论文而评不上职称的大学老师时有报道,更有甚者,因此被勒令离开教学岗位。在这样的人才评价机制面前,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概念分崩离析,判断一名老师是否称职的标准,在于他们是否有足够数量的论文。

  撇开论文抄袭和论文买卖,即使论文是大学老师自己独立完成的,那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岗位,跟会不会写论文,写了多少论文,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写的论文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在教学工作中有多少实际用处呢?长期以来,大学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大学的专任教师越来越少,往往是研究生、博士生在给本科生辅导上课,他们的导师都去哪儿了?答案很简单,都在忙着搞科研、写论文。搞科研、写论文既能出成绩,又能获取经费,还能提升职称,在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面前,有多少大学老师还愿意固守清贫,站在讲台之上呢?

  在这样的背景中,南京林业大学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无一篇论文、无一份科研”的副教授能够获评教授,这不仅是对他个人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的肯定和褒奖,同时也释放出调整人才评价机制的积极信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着手实施职称评审改革,致力于为“教得好”的老师提供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相比起大学老师具体的个人福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评价机制更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职称评审改革应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片面强调论文到单纯重视教学。相比起论文的“硬杠杠”,“教得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因此显得格外重要。职称评审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鼓励大学老师“教得好”的同时,有必要针对教学数量与质量,构建起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