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河南实践|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于勤老师:课堂主体到课下引领的转变,才是语文课堂的终极意义

2020年04月10日16:36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教育部再推教育信息化。近年来,河南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3月1日起,大河学堂联合大河网推出《信息化教学的河南实践》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信息化教学的河南实践,展示河南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大河网讯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不能只盯着课本和课堂,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在线上教学体现语文的多样性?如何通过课堂的教育引领学生课下的积极性?4月10日,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于勤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元的课堂主体教育要引起课下学生的转变,才是语文这门学科的终极奥义。”

于老师是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潜心研究十余年,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于老师的分享课以“字句推敲”和“辨古诗”开课,通过展示诗句内容让学生“推敲”诗句所咏何物,并在公屏打字抢答。把诗句打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将打散的文字连成古诗,达到“辨认古诗”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素养,于老师在课上举办“于夫子”杯朗诵比赛,公布获奖名单,展示优秀作品,让其他学生当评委,点评别人之余共同领略古诗词之美;以组为单位运用演唱、古诗插画等形式提交优秀作品课上展示,用不同艺术形式展现古诗词之韵。

据了解,为了提高学生线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还通过qq空间和朋友圈宣传学生课下的朗诵作品和制作的海报等,并运用问卷星让学生互相点评投出“人气榜”。(赵 佳)

编辑:王佳  审核 :许会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