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继续围绕“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7月9日,记者采访到郑州11中名师李冬云,在他看来,试题延续了去年的试题结构,在整体稳定的基础上难度有所降低,核心考点、重点模块的考查变化不大,部分模块试题的呈现方式有创新。考点紧跟当下热点,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重视生物学现象与原理的分析。
【名师简介】
李冬云,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生物教师,郑州市教研室生物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曾获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省市生物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试卷评析】
一、模块考查内容稳定,不回避学科主干知识
选择题部分考查了病毒相关知识、细胞的物质基础、呼吸作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教材实验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知识;非选择题必修部分考查了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光合作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变异和育种;非选择题选修部分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从模块知识来看,非选择题部分没有考查生态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以真核细胞膜结构为背景,涉及突触、高尔基体、细胞膜、类囊体等生物膜的成分、结构、功能的综合考查。
二、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让学生“少动手多动脑”
第29题整道大题以真核细胞的膜结构为主线设计表格,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让学生对一些典型的生物膜的结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试题简洁明了,增加了思维量,减少了作答时间。31题生理实验探究一改近几年的实验思路分析和结果预期,变为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且分析过程中注重搭桥铺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减少了作答时的书写量,体现了特殊背景下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三、加大思维深度考查,引导学生重视语言表达
对生命现象思考深度的考查既有利于区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又有利于改善学生语言表达与文字书写能力薄弱的现状,所以近几年高考生物的非选择题中,出现了大量需要用专业语言回答“原因是”“作用是”“理由是”等这样的题。今年也不例外,像30题第(1)小题“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第(2)小题“此时浇水的原因是”,第(3)小题“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31题第(3)小题“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第(4)小题“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32题第(2)小题“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需要采取的措施是”;37题第(3)小题“其原因可能是”;38题第(1)小题“该处理的目的是”。这类试题都需要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与解释,体悟科学研究过程与思维方法,科学精准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与交流。
四、贴近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
试题紧跟当下热点,紧贴现实生活,通过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例如,第1题考查新冠肺炎疫情,旨在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体现科学防控;第2题考查种子贮藏情境、第30题考查中耕松土和间作,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旨在提高学生依据科学原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第32题要求学生能够阐述出基因重组的两个途径,诱变育种产生的新性状不能稳定遗传的原因,以及使之稳定遗传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对变异的理解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大部分试题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些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各项关键能力很有帮助。像第29题以考查真核细胞的膜结构为中心,要求学生能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生命观;第5题在“果蝇的长翅与截翅”背景下考查显隐性判断、纯合杂合判断、基因所在位置判断等,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第3、4、31、37、38题均与实验有关,其中第3题涉及基本的生理实验分析、第4题是学生熟知的教材实验分析,31、37、38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的实验信息结合已经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等,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7、38两个选做题中,都出现了需要学生用较精准语言描述实验步骤的空,在选修层面上对探究能力的要求又进了一步。
总的来说,2020年的高考生物进一步加大了回归教材的力度,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卷整体稳中有新,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创新了试题呈现形式,在降低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试题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