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600万,专骗博士副教授!

2020年07月14日16:1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成大器”……讽刺的是,这些颇具民间智慧的励志标语,并不是出现在成功企业家的办公室里,而是论文黑中介的办公桌上。

  近日,云南昆明刑侦支队协助江苏泰州姜堰警方捣毁了一个以“买卖、代发论文”为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这群只有初高中学历的犯罪嫌疑人,成功诈骗了多位博士、副教授等高知人士。两年间,他们作案1000余起,并非法“求”得了超过600万元的“富贵”。

  犯罪团伙最终被绳之以法,当然是咎由自取。不过,案件调查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深思:由于代发论文并不光彩,多数受害者选择隐而不言,以至于这一手法拙劣的骗局得以存在两年之久。而在吃了哑巴亏之后,这些高知人士是否会继续寻求更加“靠谱”的中介,我们更是不得而知。说到底,只要畸形的市场需求依旧存在,论文黑色产业链就没那么容易被连根拔除。

  有关代发论文,受害者的行为当然投射出了投机与愚蠢的一面,但其中往往又掺杂着些许焦虑与无奈。在“唯论文”式人才评价标准下,科研人员评职称、晋升、评奖,学生毕业等,都与论文发表的硬指标密切相关,不少人因此被“为论文而论文”的怪圈所困。

  据《半月谈》此前报道,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而有些刊物只发教授的文章,他们只能跟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在一些学校,面对其他竞争者动辄“等身”的著作刊发期刊,教师在评职称时若不进行论文“灌水”,甚至可能被淘汰。

  在这种情况下,论文不再是表达、交流创新成果,体现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可靠依据,而成了看谁更有发表“门路”的恶性竞争。据《半月谈》报道,由于巨量论文中“学术垃圾”比例惊人,汇集低质论文期刊的数据库被许多学者列入做研究“不宜直接参考”的名单。长此以往,学术竞争的公平性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必然会受到戕害。

  对此,首先要坚定地推进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改变单一维度的论文崇拜,根据理论、应用型等不同人才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能力与水平评估。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意见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要求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也只有从根源上重塑学术激励方式与评价导向,师生们才不必再为论文发表疲于奔命。扭曲的需求不复存在,相关诈骗市场自然会随之萎缩。

  针对既有的“版面费成行规”“明码标价”等行业乱象,有关部门也当及时出手,依法查处代写、代发中介,加强学术期刊的准入门槛,更要及时取缔非法授权给中介公司的“空壳”期刊。高校在进行职称评定和学位论文评审时,也要严格鉴别,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以“黑名单”等制度倒逼师生珍惜羽毛,坚守学术伦理。

  在最近被查处的诈骗案件中,只有初高中文凭的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轻松把高知人士骗倒,无他,只是因为抓住了其扭曲畸形的发稿诉求。而只有打破“论文至上”论,这一问题才算真正得到解决。

编辑:王佳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