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籍大学生开发的这款App 能帮老年人“找回”记忆

2020年09月08日13:5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拾忆”App页面

  吴忧(左)在为老人介绍这款App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陈海峰

  近年来,由于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记忆力衰退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痴呆患者愈加关注。为了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1901班的商丘籍学生吴忧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在暑期组成了海马科技创新实践团,开发了一款名为“拾忆”的App,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App创作灵感来自家庭,主要针对老年人

  9月3日,记者联系上了小组成员吴忧和潘奕琛,谈起该款APP创作灵感,潘奕琛向记者说道:“我姑妈的公公不幸罹患了老年痴呆症,老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连亲属都认不出来了。”潘奕琛向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软件还是以便利老人生活为主,对于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还不够重视。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人们重拾过去的记忆,不要让它们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海马体是大脑中掌管记忆的部分,所以这也是我们实践团名字的由来。

  记者点开应用亲身体验发现,打开App可以看到拍照识别、照片识别、时光机、电话等几大功能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左侧的设置栏输入照片、姓名等数据,这些人物信息就会保存至数据库中。

  “老人使用软件的时候可以点开‘时光机’功能,像放电影一样回看过去的照片。对于文化水平有限的老人,我们的语音识别和语音播报功能也会极大地便利他的使用。”吴忧向记者介绍,如果老人已经记不清眼前的亲属是谁了,他也可以点开我们的“拍照识别”功能,对着亲属拍一张照,软件便会将照片和数据库进行比对,跳出亲属的信息。

  此外,软件还有一个贴心的功能,就是“防走丢”。当老人的活动地点超过了预定范围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短信通知家属,同时附带老人当前的位置,让家属能够快速找到迷路的老人,避免危险的发生。

  开发很困难,多次改进

  “这是一个创新的项目,我们没有类似的软件作为模板去参照,只能通过小组会议来敲定软件的每一个细节。”吴忧告诉记者,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的软件确实存在许多困难,无论是知识的储备还是软件开发运营的经验都不及专业人士。但是他们通过自学、交流、培训等方式尽量地弥补了他们的不足。

  据吴忧介绍,由于疫情的影响,他们只能在各自的家里完成社会实践,从而缺少了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导致成员之间对于软件功能的认知出现了一些偏差。经过了无数的讨论和修改,软件功能才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规划语音识别和播报这个功能,但是在第一版发布后,许多人都向我们提出了语音识别和防走丢功能的要求和建议。经过小组的多次讨论,我们采纳了这些建议,并增添了相关功能。”潘奕琛向记者补充道,为了更加方便视力较弱或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人使用产品,还特意加上了语音播报这个功能,能让老人“听到”软件的内容。

  获专业人士的肯定,希望把软件做得更加完美

  软件开发完成后,小组向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教育与卫生健康局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的科长杜娟展示了“拾忆”软件并对功能作了简单的介绍。

  杜娟对他们实践团的想法和创意表示了肯定:“你们的软件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很适合学习能力并没有那么强的老人使用。如果你们的软件能够打磨得更加成熟,我们也非常乐意和你们团队进行合作。”

  “这个软件非常好用,我能在空闲时翻看相册,想看哪个图片就看哪个图片。比如我要看女儿的照片,我可以直接说一句话,它就会给我显示女儿的照片,非常方便。”软件开发完成后,小组成员对老人进行了调研实践,在调研中71岁的汪奶奶说,自己很喜欢这个软件,像她这样没啥文化的老人家,这个还会帮她把字读出来。

  “在我们实践的调研过程中,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同时表达了对我们的期待。同时,无论是患者家属、科技公司还是政府,都对我们的项目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这让我们更加有了信心。”吴忧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即使这只是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之后我们肯定会再接再厉,把这个软件做得更加完美,并去参加各大比赛,去探索未来更加广阔的天空”。


编辑:王佳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