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27周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坚持科研强校 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020年11月05日09:26

来源:大河网

题记:作为我省最早举办本科教育的民办高校,也是河南省首批转设的民办本科高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报效国家、回馈桑梓,于1993年捐资2亿多元人民币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建校27周年之际,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特推出建校二十七周年发展纪实系列报道。

建校27周年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发展战略。根据校长郭爱先提出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应用型学科建设、基于服务地方发展”科研工作思路,坚持立足地方,突出应用,搭建平台,创新制度,有力助推了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建成了5个省级重点学科,是全省同类高校中省级重点学科最多的高校。

科研机制持续完善

“十三五”期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制定《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科研机构围绕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修订学校《科研项目资助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制度,编印新版《科研管理制度汇编》,激励教师潜心科研。

科研平台不断优化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凝聚学术骨干,搭建科研平台。现有研究机构16个,其中,1个校级实体研究中心——王广亚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研究机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1个跨学院研究机构——豫闽台民俗文化研究所。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学校引进、培养博士20人次,培养青年骨干教师9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培养高级职称138人次,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提供了人才保障。科研与学科建设团队意识不断加强,依托省、校级两级重点学科,依托国家级项目和省厅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学术方向一致、研究领域相通、研究兴趣相近的研究团队。如蔡国梁教授的应用数学研究团队、纪德尚教授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团队、吕书宝教授的豫闽台民俗文化团队、汤家玉教授的意识形态治理科研团队等。

科教融合成果喜人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姬昂教授获得第21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和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体育学院傅兰英教授获批教育部、省市级课题立项;管理学院李向民博士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辅导学生完成创新科研项目“大学生慈善意识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并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初显成效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三师合一”的师资队伍,构建“三课合一”的课程体系,打造 “三赛合一”的赛培体系,完善“三体合一”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双创教育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基础》荣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专设“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能力。参与学生近300人,指导教师近60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已获得国家级奖励231项,省级奖励608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6项、省级44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优秀组织奖3次。在国家级权威赛事“挑战杯”赛事中,学校2018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等次比上一届(2016年)获奖总数提升700%,横比在全省102所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1位。

应用型学科成效日益显现

鼓励教师积极服务社会,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44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注重产学研结合,与10多家研究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协同研究基地,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联合攻关和合作研究,与16家单位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依托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6个研究机构,建立专家教授引领、青年骨干参与的科研团队,培育出了一系列高层次科研成果。

“十三五”建设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省级以上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百余项,获得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360余项。教师出版编写专著、教材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先后获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先进单位”,郑州市人社局“郑州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先进单位”,省社科联“社科调研活动先进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通讯员 陈军  罗春磊)


编辑:王佳  审核 :丁赛赛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