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骨髓里有一种东西,那就是孤独。我的心是结冰的江面,我像孤舟中的老翁,在江面上独钓,其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能懂。”
这是不久前,本报中学生版收到的一位初中女生的投稿。性格内向、沉默的作者,渴望被集体接纳,却不知如何主动与同学交往。直到在一次月考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成绩,她才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曾任中国心理协会副理事长的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表示,青少年群体之间的社交是人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今后学业、事业发展。
编辑部派出记者去采访部分中学生和相关的专家,希望能为遇到人际交往方面压力和困惑的中学生们提供建议,让他们更顺畅地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
别让网络交流削弱现实社交的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学生遇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初二学生小邱注意到,身边不少同学在线上、线下好像两个人。高三学生平平说,有的同学现实中不太主动,但在网上会更“真实”一点,“感觉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QQ空间出现的评论很多都来自网友。”
高二学生世同也感觉到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大家在“二次元”里更容易找到兴趣相投的人,有的甚至光是追星的粉丝讨论群就有七八个。他觉得,网络社交比起日常交集轻松很多,在社交网络已经可以满足社交需求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可能不愿主动迈出舒适区,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有点像恶性循环,越封闭就越找不到话题。与其难以融入,不如选择自己一个人。”
全民上网的时代,中学生的社交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团中央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报告》显示,初中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初中生在网上聊天、使用社交网站、逛微博、逛论坛、看新闻、购物等各类社会化活动的比例相比小学生显著增长。如初中生上网聊天、使用社交网站查看或回复好友状态的比例,分别比小学生高31.5%和29.8%。
网络社交意味着什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心理教师蔡丹艺分析,网络社交一方面能拉近人际交往的距离,尤其有利于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辞的人;但人在网络交流时难以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如果无所顾忌,还会伤害到他人。
“网络再方便,也不能只通过网络交流。”蔡丹艺说,网络交流只能通过语言文字,而现实交流传递的情感是连贯的,话语、表情和身体语言都能传递情绪,“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依然感觉状态是美好的。”
曾任中国心理协会副理事长的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表示,青少年产生社交焦虑(或称社交恐惧)可能由内部、外部多个因素导致,网络是外部因素之一。“现在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庭聚会时孩子们都在低头看手机,不愿意和长辈沟通,甚至吃饭还要催着。这是因为青少年习惯于沉浸在网络空间,不自觉地减少了实际交流的兴趣,社交能力在萎缩”。
由卢家楣主编、国内百名心理学专家撰写的《青少年心理十万个为什么》就该问题给出建议:教育者要引导孩子认清网络交友的利弊,关注孩子在现实交往中是否遇到困难。可以鼓励孩子从简单表达内心感受开始,试着渐渐向家人朋友敞开心扉;主动组织家庭间聚会等活动;引导孩子在旅行、兴趣班、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交友圈。
相关推荐
网络“匿名提问箱”成年轻人社交新宠 “来自陌生人的关心”为什么这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