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告别校园,这些毕业生已拿到令自己心动的offer

2021年06月16日08:5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朱春燕):进入6月,高校毕业生迎来了毕业季。抛出学士帽,每一位毕业生都期待收到一份理想的offer。

  在今年毕业季拉开帷幕之时,记者采访了三位已签订就业岗位的毕业生,发现了一些每一届毕业生都有的心情,比如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而产生的焦虑和对未来工作抱有的热情。同时,也看到他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在选择的背后他们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懂得遵从自己的内心。

  能够拿到最早一批offer,他们“通关”的关键词就是:确定方向、提前准备、调整心态。

  以下是三位毕业生的自述。

  找工作是个匹配的过程,选择喜欢的,带着热爱去工作

  小张1999年微软开发工程师

  我在大四上学期,也就是去年秋招拿到offer的,毕业后8月到上海入职,算是比较早确定就业的一批。

  不过,回想起去年求职的过程,并不轻松,恐惧、焦虑、自我怀疑……算是经历了成长吧。

  关于毕业的选择,我自己有比较清晰的方向,就是先就业。

  我在大二的假期就开始去实习了。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腾讯微信和网易实习过,做数据分析师,运用了编程、写数据库的操作语言的能力,也参与对接项目,了解到编程语言背后的数据意义。实习让我对业务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看来,这对我选择工作很有帮助。我更加清楚知道,虽然我学的是计算机技术,但是,我不想做整天只面对代码的工作。我喜欢与人交流,希望有接触项目的机会。

  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关注招聘,面试了有六七十次。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了解岗位,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受疫情影响,去年我的面试大多在网上视频完成,效率比较高,最多的时候我一天面试了3次。

  记得第一次被面试官否定,我心情很低落。后来我便调整了心态,认识到择业其实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有的岗位不是不好,只是不合适我。所以我会一个接着一个面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

  最后,我在几个offer当中,选择了微软的开发工程师,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给客户出数据技术方案,提供咨询并实施的一个工作。既能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又能与人交流,这是比较适合我的。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这是就业的基础。我的专业年均绩是4.66,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不过,要说我专业成绩不错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就业啦,计算机是我从小的爱好,我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学习。

  我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计算机,开始使用百度搜索。初一的计算机课,学了一些基础知识,有一次老师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个病毒,给我们演示病毒如何影响电脑操作,我便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后来自己慢慢摸索编辑视频、制作小网站,小小的成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所以,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所有专业都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

  大学期间,我在知乎上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写数据分析技术文章,获得了10W+的阅读量,积累了3000多个粉丝。我相信这也是我工作之后,可以继续下去的爱好。

  现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我还是比较期待的,会带着热爱去工作吧。

  用确定性累积筹码,我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

  潘越1999年某传媒公司数字媒体岗

  我的毕业季和入职工作是无缝对接的。少了四处投递简历求职的环节,反而觉得毕业季少了点味道。

  这么说不是凡尔赛,其实是我的就业焦虑来得比同龄人更早一些,我在四年前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定向就业的专业。不出意外,都能顺理成章地入职定向单位。

  我是艺术生,读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定向培养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有一部分课程是公司的前辈老师来上的,有比较强的实操性,新媒体产品的制作思维,设计思路都有涉及。我们大四就开始到公司实习,提前接触未来的岗位工作。目前接触到的工作,还是会让我觉得压力比较大,不过我相信同类型的工作,第二次再去做,熟悉了流程就会轻松得多。

  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进入了定向公司的不同部门。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2分钟的视频。一帧一帧手绘、一帧一帧动画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大家在公司通宵达旦。从校园到公司,还是同一群人,感觉还挺奇妙的。

  我也想过回山东老家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但是要花时间准备,万一考不上呢,那就浪费了我大把时间,我不愿意下这样的赌注。

  也许大家都会说年轻人有大把时间要多尝试,但是对于我来说,能够早日实现经济独立,不给家里添负担无比重要。我来自单亲家庭,从小上学要交的每一笔钱都不像其他同学一样“理所应当”地拿到手,常常会被家长“踢皮球”。所以,我小时候对长大的期待就是工作挣钱。到如今,顺利入职,不再伸手向家里要钱,就已经实现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了。

  把爱好作为职业挺酷的,谢谢配音没有放弃我

  王曼诗1998年配音演员

  完成毕业答辩,对我来说,是和五年所学作一个告别。

  我大学学的是建筑系,现在签约了一家配音工作室,正式成为一名配音演员。

  “五年大学白读了”,或许会有人这么说。不过,我认为建筑设计等课程教给我对美的感受,以及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会永远影响着我,融入我所做的工作中。

  配音最初是我的爱好。我小时候有些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但是很享受自言自语,换着语气和自己对话。后来看《甄嬛传》《大鱼海棠》才了解到有配音演员这样的工作,我特别感兴趣。大二假期,我想大三就要为考研或找工作做准备了,就给自己最后一次玩儿的机会,去报了配音学习的培训班。

  学习的同时,我也参与了一些小角色的配音。为了体会人物角色的情绪变化,去了解故事背景,与小伙伴交流感受,投入很多精力,只为讲好不多的几句台词,但我乐在其中。

  记得培训结业的那天,我挺难过的,以为这是最后一次配音了。意外地是,后来工作室又有一些配音的角色找到我,让我又能继续着配音的练习。

  我在这个时候接触到配音,可以说是很幸运的。除了影视剧之外,近几年,动画片、博客、有声书、游戏、AI等都需要配音或语音录制,配音演员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从幕后走到台前,为观众所认识。

  年初,我参与配音的古风广播剧《问鹿三千》还举行了粉丝见面会,我与同事们一起站在舞台上,感受到了粉丝对我们的支持。

  配音这个行业没有严格的门槛,我的同事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不同年龄段的。大家都是真正热爱配音,工作起来都很投入,一遍一遍反复练习,一点一点进入角色。

  用声音尽可能精确地去表达人物得内心世界,是我们配音演员追求的。

  在配音训练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突破自己,比如曾经我不善于与人交流,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现在会为了演好角色,去观察周围的人,去交流感受,去体会角色的情绪,去感性地认识世界,去与不同的悲欢共情。

  “舔舐自己的生命,仿佛那是一颗麦芽糖,塑造它,磨利它,爱它,又像在寻找最后那个斩钉截铁、可以作为结论的字眼、形象或句子,带着它出发,从此通过它来观看一切。”最近在看的《加缪手记》中的这段话,戳中了我,也许我现在就是一颗麦芽糖,配音这个职业正引导着我去打磨她。(校对宋春燕)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潘越为化名)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