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珍珠
编者按:202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提出“强化自我评估”。从此,如何开展自我评估成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重点关注的问题。自我评估有很多维度,对幼儿园来说,能凸显保教质量的核心因素就是课程。我们从区域、幼儿园、班级三个视角出发,聚焦保教质量自评中的“课程自评”,分别讨论区域如何为幼儿园课程自评提供支架、幼儿园怎样反思并完善园本课程、班级教师如何通过嵌入式评估改进班级课程,以期对幼教工作者有所启发。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提出强化自我评估。对于自我评估,许多幼儿园很困惑:怎样开展自我评估?自评标准从哪儿来?怎样确保自我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怎样处理自评与他评的关系?诸如此类问题,都回到了“从他评转向自评”的问题上。
“关注教研的寻常时刻,一个也不能少”,是上海市虹口区学前教育1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工作思路。我们将视角移向区域内每一所园、每个教研组和教师,从中发现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将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与幼儿园的需求结合起来,更有实际价值。在理念传承下,虹口区提供了理念、工具、发展三个层次的支架,助力园所在自评工作中凸显“生态化”品质。
理念支架
尊重每所园的呼吸节奏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只是被评价者,许多人渐渐失去了主动性,认为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
在实施《评估指南》的过程中,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室组织了全面讨论,确立了尊重幼儿园独特性的“生态化”理念。即尊重每所园的呼吸节奏,关注教研的寻常时刻,将园所自评不仅定位为一个评价环节,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可以帮助园所建立园本课程自信,提供明确的参考方向,帮助教师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
自我评价不应闭门造车,而应采取开放态度,与上级和周边其他幼儿园进行对接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研部门也应转换视角,作为观察者或见证者“盘旋”在周围,而不是传统的说教式指导者。区学前教研员扮演“蜂鸟”的角色,通过适宜的问题、评论和故事,为教研过程注入活力,促进教师自我意识觉醒。“盘旋”是积极地存在,温柔地指引,是一种没有介入的“在场”,允许教师自由、自主,发展创造力。我们始终相信,教师怎样被对待,幼儿也会怎样被对待。
在教育观重塑的过程中,我们不建议对教师进行横向对比,因为每名教师的经验、能力不同。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努力程度和改进过程。通过改变评价体系,用积极的评价态度、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每个人看见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就会成为自己的太阳。
工具支架
以园为本,打通“最后一公里”
通常,幼儿园接触到的评价标准,要么是以正式文件发布的,要么是专家学者长期研究的成果,这些标准似乎高不可攀。许多教师也觉得自己没能力制定标准,认为这应该是专家的工作。通过前期调研与讨论,我们认同了自我评估的标准应由幼儿园和教师自己构建,但需要专家指导和引领,也要确保教师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使标准成为大家共同创造的产物。
国家和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的是一个标准或框架,理应作为幼儿园的发展方向,但打通“最后一公里”,每个区域和园所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与本园所的标准,这需要一线教师、园长和各部门共同参与。自我评估的常态化要从标准化的做法转变为每天的实践,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园所对标准的共同构建。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室汇集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开发了14项保教质量自评工具,为全区园所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自评路径。如,组织315名“智慧教师”,携手“妈妈脑库”,对标《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及《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梳理出“入学准备能量瓶自评工具”,面向全区大班幼儿家庭分享。
工具支架既将教改理念渗透其中,引领园所自评方向,又赋予园所以园为本的生长空间。最珍贵的是,这些支架可以帮助幼儿园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教育认知,让教师看见自己的成长。
发展支架
常态化调研,开展共同研讨
我们强调幼儿园要加强和改进自我评估,利用评估优化内部管理。然而,这需要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评估者的角色应该是支持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园创造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行政部门应该允许幼儿园自主探索,而不是作为布置者和检查者,要求幼儿园提交自我评估报告供外部专家检查,这混淆了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本质区别。总之,幼儿园要有探索自我评估的空间,也需要外部指导和园际间的交流。
2022年起,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启动了“保教质量常态化调研”项目,由区学前教研员邀请各园骨干教师作为特邀观察员,立足各园保育教育现场。这个项目的初衷有3个指向:一是建立自评常态化制度,保教质量常态化调研是经常性、连续性的调查研究活动,重点关注及时性和针对性;二是不搞形式主义,保教质量常态化调研不仅有面上的全局性把握,也有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了解;三是自评要聚贤汇能提质,保教质量常态化调研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升决策效率,最终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通过自我评价激发每名教师和管理者的内生动力。通过区名师工作室、人才梯队等体系辐射整个区域,吸引了许多幼儿园参与。这些幼儿园在现场观摩、教研活动和调研反馈中相互学习,营造了一种积极的跨园际学习氛围。自我评估实际上是专业自主权利的下放,它的价值在于将评价重心下沉到幼儿园内部,而不是由外部强加。如果忽视了这一价值导向,仅仅关注标准和工具,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