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林:县域经济发展更要重视职业教育

2024年12月17日15:35

来源:大河网

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11月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那么什么是县域经济呢?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完备产业功能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处于最基础层面的行政区划型经济形态。为什么这么重视县域经济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根据统计数据,县域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39.9%,可见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不是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且县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着承上(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启下(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支撑城乡融合的关键作用,因而发展县域经济迫在眉睫。

如何促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呢?这里面有政策、资金、人才等因素起作用,我认为关键的因素是人才,没有人才支撑,县域经济就不会有活力,更没有韧性。那么发展县域经济人才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渠道:一是走出家乡,反哺家乡的人才。培养这类人才要重视当地基础教育,看看能考入985或211高校学生有多少,人数越多将来成为高层次人才的概率就越大,他们有所成就后,将来才能为家乡做点贡献,这是战略性的人才培养,战线很长,短时间很难看到效果。二是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这类人才要重视当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围绕当地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因为人才是围绕当地产业培养的,就会留在当地发展,自然就为当地产业输送了需求的人才。我调查了很多县,凡是不重视职业教育,仅基础教育一枝独秀的县,县域经济一般都不好,其原因就在于人才都通过普通教育送到了外地,没有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了,反而职业教育好的县,一般县域经济也好,因为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不短缺,并且是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直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这类人才是在产业到一定规模之后,从外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让企业更稳健发展。

从上面论述不难发现,县域经济发展关键是人才,更关键的是留在家乡发展的人才,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留在家乡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那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县级党委政府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发展职业教育。那么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者县委、县政府应该关注职业教育哪些问题呢?我有以下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重视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与本地专业的贴合度高不高。职业教育就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有强烈的地方属性,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载体,就应该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宗旨,开设专业一定要围绕地方现有产业或地方即将布局的前瞻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人才,辅助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二是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比例是否协调。为保证不同人才培养的需要,就要关注两类人才培养的渠道是否协调,偏执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的,很多县域受传统教育影响,往往偏执于发展普通高中,忽略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自然留在当地发展的人才就非常匮乏,而有发展眼光的县域重视两类学校同步发展,让两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大体相当(这也是国家对两类学校发展的学生人数的定位要求)。三是职业学校和当地企业产教融合紧密度好不好。职业学校的专业和产业融合,课程和岗位贴合,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为地方产业所用(即使升入高校也因基础所学更适合家乡产业,毕业后也愿意回家乡在家门口就业)。总之,职业教育保障了留在当地发展的人才的需求,那么县域重视职业教育就是重视县域经济,补齐了县域经济的短板,就是落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建设要求。

(韩东林)

编辑:林辉  审核 :陈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