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与优绩主义相关的讨论,逐渐受到青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关注。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如何打破单一评价标准,寻找更多人生的可能性,是与其前途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而这也对大学培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12月1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龙,就相关话题与其对谈。
中青报·中青网:您觉得大学培养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占到多大比重?您在教学中,会如何应对学生对成绩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又会如何影响您对他们的评价?
刘海龙:对大学或高校教师而言,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大学在本质上并非选拔教育。然而,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评价体系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能否保研、能否找到好工作这些“成功标准”,都会受到成绩的影响,高校由此也会将成绩更好的学生视为“优秀毕业生”。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组矛盾——在教师的视角,我们希望学生好好读书、先把基础打好,但学生追求的可能更多是出成绩、出结果,甚至在本科阶段就有论文发表。
其实,一名学生优秀与否,未必体现在成绩上。现在很多学生消化信息的能力很强,可以把笔记、思维导图做得很漂亮,也擅长在考试中迎合阅卷者,但当他们需要面对现实、进行创造性思考时,能力就相对弱了。相比之下,那些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打破规则、进行创新的学生,才是更有潜力的群体。就此而言,现有的成绩评价体系并不能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画上等号,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举措。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经由迈克尔·桑德尔、项飚等中外学者论述,“优绩主义”这一概念逐渐为国内舆论所熟知,在您的理解中,优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目前的高校生态与社会生态,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优绩主义所主导的?
刘海龙:我理解的优绩主义,是一种简单的量化评估体系。分类的标准背后是有价值偏向的,在这套体系下,一个人优秀还是不优秀,更多的是凭借他外在的成就来定义,而不是根据他的内在品质。这种体系在筛选人才时,是缺乏耐心的,总希望在短时间内用简单的标准选出谁更有效率、更有价值,因此很可能会忽视一些特殊的人才。另外,优绩主义的理念,主要是为了迅速对人作出分类和判断,因此会让普通人有被抛弃的感觉。
但从本质上看,这可能不单纯是优绩主义的问题,而更多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淘汰就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在大学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优绩主义以量化标准取人,恰恰是人们追求机会公平与程序正义的结果。
机会公平未必能带来结果公平,更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在社会的资源总量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好的教育资源、好的工作岗位,必然要通过一定的竞争来分配,其他的分配方式,未必比优绩主义更合理。不过,竞争虽然难以消除,但我们可以将尊重平等给予每一个人,不论他们在竞争中取得了怎样的位次,这有助于减少普通人的压力,也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平等。
中青报·中青网: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成绩、能力定义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似乎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但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对这种价值观提出批评和反思,这背后可能有怎样的原因?大学又应如何应对这种思潮?
刘海龙:这些对优绩主义的批评,更多是年轻人对社会既有游戏规则不满的宣泄和释放。我们在网上听到的声音,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情绪。正是因为很多年轻人无力反抗既有的分配体系和评估规则,他们才积累了大量情绪,在舆论场上激烈地表达。造成这种情绪的原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机会的供应相对变少,让人更容易感到挫败;二是因为年轻人在连续不断的竞争中承受了太多压力,导致其心态发生异化。
宣泄归宣泄,大多数年轻人表达完情绪,还是要回到游戏规则之下,很难做到“退出不玩”。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大学应该做的,一方面是要用更好的教师和课程设计,帮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除了参与竞争之外,也有其他的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则是要改变学生家长的期待,让他们意识到大学本质上并非服务于就业,而是服务于人的成长。升学、就业的竞争,是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对其人生而言,终归只是短期目标。大学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为学生的长期成长打下基础,鼓励学生在这段时光里提高个人素质、多去尝试新鲜事物,找到自己的兴趣。这一方面能缓解学生当下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能在未来让他们走得更远。
其实,在大学期间过度追求确定性的成功,很容易看走眼。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过几年就会面临就业困难,年轻人在学校里想象的未来,也未必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的地方,因此更应引导学生拥抱不确定性,去找到自己的潜能,相比于语言上的批评,这或许才是针对优绩主义更有效的破局之道。
中青报·中青网:大学生曾被称为“天之骄子”,有人因此认为大学是培养精英的地方;也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出来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您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刘海龙:这两种认识其实都是环境的产物。比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能进大学的人是很少的,社会自然认为大学生都是精英,学生自己也这么觉得,专注求知,寻找自己困扰的问题并思考其答案,不太担心自己的前途。后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激烈,于是学生自然开始去追求那些对工作更“有用”的知识与技能。
今天的大学专业划分,其实已经非常职业化了,肯定要为学生提供对其职业发展有用的东西。但是,大学也不能只围着职业教育打转,把这视为唯一的目标。
从本质上看,大学培养人才的主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比之下,职业技能的教育成果,只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毕竟,具体的技能很容易过时,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教师也只能和学生一起摸索。相比之下,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不会过时,这也是大学能给学生留下的更宝贵的东西。
中青报·中青网:之前,某些高校大力推崇尖子生,以“学霸宿舍”“全班保研”为宣传样板,引发了一定争议。有人认为这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也有人认为这会给学生带来过强的压力和焦虑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不公平。对此,您怎么看?
刘海龙:正如之前我提到的,竞争和淘汰有时不可避免,因此不得不对人作出一定的区分。但是,也有一些区分是不必要的。在不涉及有限资源的分配问题时,高校应当尽可能减少对学生作出区分。所谓“学霸宿舍”“全班保研”,本身都是偶然的,没必要让所有学生都去看齐。而且,过度强调这种案例,也会传递出一种仿佛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单一的评价维度中陷得更深。
理想的高校宣传,应该引导学生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现个人发展。具体来说,不妨多讲一些校友如何在社会中克服外界困难、实现个人价值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未必在世俗意义上有多成功,他们如何选择人生方向、在逆境中生存、在没有路的地方开出路来,才是最值得被讲述的。对学生而言,这些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主角的优秀之处,而在于如何激发个人潜能,找到自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中青报·中青网:总结而言,今天的大学,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群青年,又应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刘海龙:和上一代人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好的知识基础和执行力,只要给他们设置一个目标,他们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与此同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非常紧张,充满焦虑,缺乏激情,因此难以为自己设置目标。就此而言,我觉得对大学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点燃学生对自我的期待,让他们认清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兴趣在哪,进而找到理想的光芒。通过高等教育的塑造,我们应该让年轻人更自由、更勇敢、更具有自我、更善于创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要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试错机会、开辟更大的探索空间,而避免对他们作出过多的约束与规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18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