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茶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5月24日至25日,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组织师生团队赴信阳开展为期两天的专业实践研学。由园艺学院教学副院长谭彬带队的70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产业实践与文化浸润,探索构建"课堂-田野-产业"全链条育人模式,为茶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慧。
5月24日,团队师生在中国制茶大师、国家一级评茶师、信阳毛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倪保春的指导下,亲历信阳毛尖传统制作全流程。从鲜叶摊晾到生锅杀青、熟锅理条、炭焙提香,学生们在高温炒锅中体验“抓条”“甩条”等技法,将课本理论转化为指尖实践。“炒茶时每一秒的温度变化都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这让我真正理解了‘匠心’二字的分量。”2023级茶学专业学生感慨道。现场,非遗技艺与现代清洁化生产线的交融,也让青年教师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在科技赋能下的创新传承。
5月25日,团队走进茶产业现代化前沿阵地。在信阳毛尖博物馆,通过电子沙盘、文图展示、场景体验、全息成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信阳毛尖从起源、传承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文新茶业自动化生产线和科技园的创新研发成果,展现了茶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前沿实践。嘉木饮现代茶庄园以茶文化为核心,集毛尖博物馆、生态种植、茶事体验、园林住宿等于一体,沉浸式感受“茶乡有嘉木”的独特魅力。
据悉,本次研学是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卓越园艺师培根铸魂工程”与“中青年教师产业实践锻炼工程”的重要实践。学院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服务,推动师生扎根产业一线,既夯实学生专业根基,也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现“育人与产学研”双赢。(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