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5月25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在开封职业学院启动。开幕式由开封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珊珊主持。
本次赛事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河南赛区组委会主办,开封职业学院承办,开封市人工智能学会协办,吸引了全省71所高校的900余支参赛队伍、2700余名选手及指导教师同台竞技,规模创历史新高。
作为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本届大赛设置创新、竞技、应用、挑战四大类44个赛项,涵盖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领域,全面检验参赛者的算法设计、系统集成及跨学科协作能力。
开幕式上,开封市祥符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薛宝刚提到,祥符区将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此次大赛的举办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封职业学院校长徐仲昆教授表示,学校以承办赛事为契机,持续优化智能物联专业群建设,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大赛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朴松昊教授指出,赛事旨在激发青年学子创新活力,推动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北京理工大学李忠新教授、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办公室执行主任田晨中等专家现场指导,要求裁判团队严格执裁,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参赛学生代表徐廷琪与裁判员代表李卫平分别宣誓,承诺恪守竞赛规则,展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赛事期间,各参赛队伍围绕智能巡检、仿生机器人、深度学习等赛项展开激烈角逐。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团队在无人驾驶算法、多模态交互系统等领域呈现突破性成果,职业院校代表队则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服务系统开发等方面展现强劲实力。仲裁长朱显峰教授表示,本届赛事作品紧扣产业需求,部分技术方案已具备市场化应用潜力。
作为东道主,开封职业学院组建200余人的师生志愿服务团队,从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到赛事直播提供全流程保障。毕昇楼多功能报告厅主会场与铁宏体育馆分会场通过5G+VR技术实现高清同步转播,线上观赛人数突破10万人次,打造了沉浸式竞赛体验场景。
经过两日比拼,30支队伍脱颖而出,将代表河南赛区出征全国总决赛。大赛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技术切磋的擂台,更成为展示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对接产业需求的标杆平台。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本次赛事将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活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王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