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长,
“你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
一个名人?
一座塑像?
一种主义?
还是,学生时代的一道必考题?
马克思
这个名字每个人都如雷贯耳
可实际上
我们可能对他知之甚少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到来之际,网上传播着各种纪念马克思的文章,但是今天小编要带您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加轻松地了解关于马克思您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金牛座。
只要记住“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这句话,就记住马克思的生日了。
马克思是不是“富二代”?
课本上常讲马克思一辈子穷困潦倒,生活惨淡,怎么会是“富二代”?实际上,马克思幼时家境相当不错。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有一兄一姐,共九个孩子)。在马克思出生那一年,这家的长子不幸夭折,于是,卡尔就成为这一家实际上的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卡尔·马克思的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
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里昂·飞利浦。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经常用的飞利浦剃须刀,就是马克思姨父的家业生产的。马克思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来自他母亲带来的丰厚嫁妆。
因此,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之前,虽不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富二代”,但起码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马克思没上过小学,全凭爸爸教
马克思家庭条件这么好,是不是一定得上重点小学?
不是,马克思其实没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亨利希除了教马克思德语、算术和图画课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
隔壁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是个博闻广识的人,当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给他讲希腊故事,背诵莎士比亚剧本。
马克思虽然没上过小学,但知识水平不比同龄的孩子低,进入中学后成绩也十分优秀。马克思爱思考,他总是喜欢刨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哲学的懵懂兴趣。
喝酒打架,马克思也曾不羁放纵爱自由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打算毕业之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马克思的“大一生活”充满了年轻人的躁动与轻狂——与贵族学生发生争执,参与喝酒、决斗,甚至被学校关过禁闭。
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结果在决斗中,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而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马克思还迷恋于创作浪漫主义文学,还经常给父亲寄去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但在父亲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的表现。
△1835年,波恩大学的同学为17岁的马克思画的写实肖像,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马克思最早的影像资料。(截图源自央视专题片《寻访马克思》)
无奈之下,亨利希安排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而正是这一变化,让马克思的精气神发生了转变。
马克思成超级“学霸”
来到柏林大学,马克思一下从“热血愤青”变成了“学术宅男”。这个阶段,马克思博览群书,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
此刻的马克思,从“问题少年”变身成了学霸,并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外因来说,柏林大学是德国最高学府,严谨的学风影响到了马克思,环境改变人。内因来讲,马克思从小就志存高远,17岁曾语出惊人,说出“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豪言壮志,何等的抱负和胸怀!
对他来说,追求知识和真理,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马克思18岁私定终身,妻子比他大四岁
马克思读书很在行,追女生也有一套,18岁就私定了终身,还是姐弟恋。
马克思的意中人叫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是特里尔城的顶级美少女,全城男青年爱慕的对象。马克思也是其中一个,当时在他的心里燕妮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他陶醉。
燕妮的父亲就是前文说到的隔壁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所以,马克思与燕妮相识于年少,算是青梅竹马。
尽管双方家长知根知底,但这段感情,并不容易。
首先,男孩18岁,女孩22岁,这个年龄差距就像一个高中毕业生爱上了一个大四快毕业的学姐,那时的欧洲还是比较保守的,即使在当下,大部分家长也难点头。
其次,社会地位悬殊。燕妮天生丽质、家世显赫,马克思虽家境殷实,但仍属于平民阶层,与燕妮家族有门第差距。
第三,马克思没有任何经济基础。马克思那时尚在求学阶段,双方家长都认为在找到职业支撑家庭之前,不应该“谈朋友”。
第四,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暖男,青年时的马克思,满脑子思考的都是黑格尔、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纯粹的形而上学,并没有对未来、对婚姻有实际的打算。
最后,异地恋。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马克思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与燕妮一年都见不上几面。那个年代,没手机,发不了微信,上不了微博,这对年轻情人维系感情的主要工具,就是写信,基本就是那个时代的“网恋”。
后来,马克思为燕妮写下的诗歌,被后人编成两本《爱之书》和一本《歌之书》保留了下来。可见马克思真没少写信。
即便如此,即使有这么多障碍,在相恋7年后,马克思和燕妮排除万难,还是结婚了,那时燕妮已经快30岁。
哪有什么胜利,坚持就是一切。尽管有很多书籍梳理了马克思这段恋爱经历之所以成功的理由,但显然,世俗偏见更多是压在燕妮的身上,她才是关键。
燕妮是一位颇有追求和想法的女子。在她的眼中,马克思充满智慧,是一个可以终身作为依靠的人。这种以才华、价值和理念为首选的择偶观放在现代社会来看,也极为少见。有了马克思的真心、才华和燕妮的坚持、通达,两个人最终成就了一段旷世佳缘。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燕妮
读到这里,您是不是感觉马克思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啊,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我们一样,上学、恋爱、叛逆、迷惘,统统有过。而受传统观念牵绊,恋爱七年才与心爱的姑娘结婚,这与今天的年轻人面临的现实多么相似。
推荐!
“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对话节目——
《马克思是对的》
今天,我们通过一种轻松有趣的打开方式,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一个普通人版的马克思。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换一个角度了解马克思生动有趣的生活,倘若您想要了解更全面、更鲜活、更深刻的马克思,想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以及深邃的思想,中教君向您推荐一档“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怎样的重大价值”?该对话节目由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在校学生等老中青三代参与故事讲述、互动问答,重温马克思的感人故事,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持久魅力。
该对话节目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共分《你好,马克思》《洞悉世界的眼睛》《不朽的〈资本论〉》《解放全人类的胸怀》《千年思想家》五集。
央视4月27日-5月1日连续播出了5集
文章来源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