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开总是春 在郑州所有应受教育的学生我们都张开双臂

2018年12月24日10:16

来源:大河网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杜世民/文

  学校供图

  在郑州,有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送教进家庭的方式都能接受教育;

  在郑州,有这样的老师:她既是自闭症儿童家长又是老师,为孩子进行专业评估,建立个人档案,并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在郑州,有这样的教育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区学生享受同样的多彩教育,所有应该来的,我们都张开双臂;即招得进来,又能教得好;

  在郑州,近五年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1.4亿元,惠及学生226.1万人次,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向阳花开总是春,改革开放四十年,郑州教育让孩子们共同成长,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做到"应助尽助"。

  改革开放四十年,郑州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上好学校的愿望,推动郑州义务教育向"高位均衡、高质公平、特色发展"方向快速推进。

  送教上门,让受教育者一个都不能少

  12月17日,在郑州市二七区辅读学校的家政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堂社会实践课,教孩子们如何礼貌待客:"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请坐。"

  孩子们说出的话语含糊不清,而这已经是老师们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努力成果。

  二七区辅读学校老师郭蓓说:"我们的孩子有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等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些简单的事情都特别的难,简单的事情一步一步的分解交给他们。"

  据了解,二七区辅读学校是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学生116名。为了更好地让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社会,2018年3月,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区域融合教育成立"向阳花"教育发展共同体。

  该共同体以二七区辅读学校为理事长单位,协同6所义务教育普通小学、一所初中、一所幼儿园在内的9所理事单位,负责协调推进二七区特殊教育儿童的随班就读指导和管理工作。

  "2018年9月,在招生时,一先天中重度脑瘫儿童家长特别迫切想让孩子到学校上学,学校专门抽出两名有爱心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每周四上午为这一名孩子上门送教,虽然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为他量身订做专属课程,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二七区辅读学校校长吉富珍说。

  她希望能够在这几年内,通过学校给孩子送的康复训练支持下,孩子能够到学校来。

  据了解,2018年是二七区特殊教育创新发展年,实现了二七区两个特殊教育史上的两个零突破:一是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特殊儿童资源中心;二是在郑州市率先开展了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工作。

  吉富珍说,多彩教育,让受教育者一个都不能少。一年来,学校对共同体内六所理事学校33名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并在家长和班主任的配合下,为27名随班残疾少年儿童建立了"一人一案",通过协同、交流、巡回及指导,初步建立了随班就读的运行机制。

  2018年11月,"二七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正式成立,2019年起,二七区将拨付专项经费,覆盖全区,指导普校新建资源教室,并进行巡回指导,为家长、教师、学生提供教育咨询及指导。

  融合教育,让学生共享公平教育资源

  1950年建校的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外来务工随迁子女1389名,占比65%,自闭症学生12名。

  2014年8月,二七区教育体育局选定大学路第二小学作为第一批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探索的试点学校。

  在大学路第二小学的校园里,自闭症儿童和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郑州市常住户口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在学校的"赏乐"教育中,共享公平的优质教学资源。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校长刘瑞华说,为让自闭症学生适应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学校让所有的自闭症孩子继续融入班级、融入课堂。

  在大学路二小,既是自闭症儿童家长又有着丰富融合教育经验的马老师,为这些孩子进行了专业评估,建立了个人档案,并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天下午按课表进行个训辅导。

  经过五年的努力,这些孩子们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刘瑞华对这些孩子如数家珍:

  现在五一班的杜*已经不需要陪读;五二班的周**在同伴的帮助下担任了班级路队长;五五班的刘成林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学习方面比其他孩子还要优秀;四四班的杜晨熙吹得一口优美动听的葫芦丝,在学校"小思学院"中的小思艺术板块名列前茅;总是哭泣或者发呆的四三班张**,现在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一见面不说话先笑的三五班的张竞丹,在美术画展上的时装秀、融合运动会中的各项比赛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二一班的李梓源不仅听讲认真,还积极参加"亲子绘本阅读"大赛海选……

  “”通过‘融合教育’培植互相关怀文化,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使其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将来能融入社会。”刘瑞华说。

  公平教育,所有应受教育的学生我们都张开双臂

  据了解,早在2013年9月,大学路二小建立了首个资源教室,开始招收自闭症儿童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吴鹏说,这几年二七区委区政府在教育资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按照统一报名、统一相对就近分配原则,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区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要求学校不能单独编班。

  “所有应该来的我们都张开双臂。目前二七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占43%,区管学校已解决3.8万名学生随迁子女学生就读。”他说,即招的进来,又能教得好,不管是强校或名校,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和优势。

  他说,二七区把最好的条件投入到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学校,按照"多彩教育"发展理念,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二七区一直坚持的理念。

  教育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郑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对学前教育实施资助;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全部实施免学费政策。

  2016年秋季学期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教育脱贫专项方案》,建立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的资助制度,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优先享受现有资助政策的同时,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均提高了资助标准,扩大了资助范围。

  郑州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主任张建新说:"近五年来,全市资助资金发放累计达11.4亿元,惠及学生226.1万人次,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基本做到了‘应助尽助’。"

  辐射引领,开展赴"两区"支教活动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推动郑州市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坚持发挥对全省教育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支教活动,不断推进"两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不断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016年8月,郑州市第八中学教师张艳平作为"两区"支教一名教师来到郸城县丁村乡初级中学。

  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以后,张艳平在课堂上开展作业、回答问题积分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引进课堂。

  "课堂上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鼓舞着学生;课下,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一起做运动,一起过中秋节,自己出资买奖品,针对学生的进步、积极勤勉的习惯,予以奖励,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郑州八中教师张艳平说。

  2016年11月及2017年4月,在郸城县东北片区五乡镇联盟教研活动中,张艳平先后两次把郑州市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以及如何打造有效中招复习的方法等先进教育思想带到了五乡镇。

  据悉,从2013年起,郑州市每年选派200名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中小学教师,分17个支教工作队,奔赴周口市淮阳县,西华县,扶沟县,太康县,沈丘县,商水县,郸城县等七个县区、近百所乡村中小学校从事对口支教工作。

  从2013年开始,郑州市先后已有1200人次的支教教师参加"两区"支教工作。

  2011年,郑州市连续五年先后派出十批援疆支教队伍200多名老师奔赴新疆进行支教活动,与此同时,郑州市为新疆哈密地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培训了395名来豫研修教师。

  2018年起,郑州教育又与三门峡卢氏县开展专项支教和定向教育帮扶工作,与卢氏县学校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

  让教育成为最美好的事情,改革开放四十年,郑州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上好学校的愿望,推动郑州义务教育向"高位均衡、高质公平、特色发展"方向快速推进。


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