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江苏2020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天。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志愿选择时出现了“意气用事”的情况:一心只想选择自己最爱的专业,其余的专业根本“不做考虑”。这样的状况可急坏了高校招办主任。招生专家提醒,考生的志愿选择一定要“广撒网”,给自己留有余地十分重要。
专业选择“宁缺毋滥”?慎填“不服从”
一心想要学医,或是一心要学汉语言文学……部分考生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钟爱”,便不再考虑其他任何专业,甚至在志愿填报时直接选择了“不服从”。
苏州科技大学学工处处长董巍峰表示,考生们填写“不服从”千万要慎重。“在专业不服从的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被心仪的目标专业录取,那么便会带来被退档的风险。因此考生一定要谨慎。”针对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宁缺毋滥”的心理,董巍峰分析道,考生千万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适合”,“考生现在对于专业的理解,和专业的实际情况不一定是完全吻合的,也许你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曾经认为最适合的A专业,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反而是自己现在正在读的B专业和自身的兴趣、特长等契合度更高一些。所以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将‘网’撒得大一些。”
同时董巍峰补充,现在高校的培养普遍都“宽口径”,以苏州科技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考生按照大类录取入校后,经过一年的培养会分流到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第一年的培养,学生们学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他们可以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选择到底学习环境科学还是环境工程。”
“用足分数”的想法不可取
江苏大学招办主任嵇留洋表示,在招生咨询中发现,考生们存在着“分数用足”的心理,认为能够“踩线”进入高校,一分都不浪费便是志愿填报成功。实际上,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时需要留一定的考分“余地”,如果在学校选择时就已经将分数“用足”,那么在专业选择时便会少了很多选择面。
此外,嵇留洋提醒,现在各大高校都有着相对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但考生在研究高校的转专业政策时,要分清“可申请”和“专业接受”的区别。“我们江苏大学可接受的转专业学生比例,在各大高校中是相当高的,可接受转专业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当年专业招生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考生可以向高校了解具体可申请条件和各专业接受人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