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抑郁症的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将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更不容易,需要多方面考虑。
首先,要正确认识抑郁症。近些年,时常有生命个体走向极端的案例,但一提起来,外界对他们印象多是“心情低落”“多愁善感”“无病呻吟”……这些或片面或歪曲的印象,让患病群体始终处于“无声”状态。就像普通人的发烧感冒,“抑郁症”是心灵的一次“感冒”,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病情很可能会持续加重,严重时患者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甚至自杀企图和行为。抑郁症已经给相关人群带来严重困扰和危害,但是由于“隐秘性”而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能主动去医院诊治的更是极少。
国家卫健委部署工作方案,不少网友对此举表示称赞,认为这是人性化的进步。但是要将此举落实到位,仍需要全社会多机构的动员。在筛查上,“抑郁症”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大众对抑郁症的知晓与理解程度势必影响筛查工作的进行,与其说这是医学问题,不如说是个社会问题。抑郁症是一类很常见的疾病,不应该被当作精神病来看待,更不应该受到社会歧视。另外,筛查就诊产生的费用可能为部分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成为妨碍就诊的因素之一。
其次,要保护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的隐私。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精神疾患的师生,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设立标准化处置流程,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
再次,拓展更多手段去帮助相关人群是将来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比如儿孙进城务工后,农村老人缺少陪伴,因此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不容小觑;孕产妇、农民工等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针对不同的高危人群,应分别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措施。
针对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每一项都不容易,但却彰显着制度善意和人性关怀,因而也更需要做好更周密和充分的准备。(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