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2024级硕士班师生团队到访安阳 开启一场探源之旅

2025年04月01日14:1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3月21日至3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24级硕士班的师生团队40人来到了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进行了一场中华文明的探源之旅。这次研学旅行重在对中华古文字文明的学习与考察,探访殷商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习红旗渠精神,激励同学们不忘过去,不断奋斗。

师生们首先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从“一片甲骨惊天下”到现代汉字的花样创新,同学们全神贯注,受益匪浅,一直与讲解员老师进行着精彩的互动。班主任张闶老师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创办理念与坚持“大国学”理念的国学院不谋而合,不仅有汉民族的文字文化,也包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正是国学院的创院院长冯其庸先生。

第二日,研学团队来到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博物馆新馆。同学们实地参观了殷墟遗址,听讲解员解读甲骨文文化,观看了《巴方伏击战》演出,身临其境的表演让同学们赞叹连连。来到殷墟博物馆,同学们在这里认真参观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对商文明的认识更加深入。此外,研学团队还来到了在安的著名历史遗迹曹操高陵和袁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一比一复制的曹操高陵墓,了解了曹操高陵的相关历史、墓室的建筑特点和高陵考古发掘史。在袁林,同学们在讲解中重温历史风云,吸取经验教训。

研学的最后一天,全体师生来到安阳林州的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在讲解员的深情解说之下,同学们深刻了解了红旗渠建设工程的艰苦过程,此时的红旗渠景区春意萌生,绿水环绕,林州大地生机勃发,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这条人工天河的建造,同学们在今天的大好春光中真正理解和感悟了何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一堂生动鲜活的红色课程让同学们沉思良久,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将激励同学们继续奋斗。

这次的研学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探寻中华灿烂光辉文明的精神源头,更加明白了中国古典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以后的学习中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豪感,同时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奋斗,成为国家需要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王甜甜/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